查古籍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癥。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shí)也。
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朱肱曰。傷寒四五日后。以至過經(jīng)。無表癥。又無里癥。未可下者。皆可用小柴胡隨癥加減治之。以至十余日亦可用。十余日外。用小柴胡不愈者。若大便硬??窗Y可下。則用大柴胡下之。
以過經(jīng)。其人稍虛。當(dāng)下者。用大柴胡則穩(wěn)??殖袣馓o。病患不禁也。如病患無表里癥。發(fā)熱。
七八日。脈雖浮數(shù)??捎么蟛窈轮?。假令已下。脈數(shù)不解。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屬抵當(dāng)湯。
柯琴曰。傷寒七日不愈。陽邪入陰矣。目不了了。晴不和。何以故。身微熱。是表癥已罷。不煩躁。是里癥未見。無表里癥也。惟不大便而內(nèi)實(shí)。斯必濁邪上升。陽氣閉塞。下之而濁陰出下竅。
清陽走上竅矣。
(公元 1529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二卷。闡述傷科的病癥治療,凡方藥、手法、用具等,都有詳細(xì)的記述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癥。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shí)也。
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朱肱曰。傷寒四五日后。以至過經(jīng)。無表癥。又無里癥。未可下者。皆可用小柴胡隨癥加減治之。以至十余日亦可用。十余日外。用小柴胡不愈者。若大便硬??窗Y可下。則用大柴胡下之。
以過經(jīng)。其人稍虛。當(dāng)下者。用大柴胡則穩(wěn)??殖袣馓o。病患不禁也。如病患無表里癥。發(fā)熱。
七八日。脈雖浮數(shù)??捎么蟛窈轮?。假令已下。脈數(shù)不解。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屬抵當(dāng)湯。
柯琴曰。傷寒七日不愈。陽邪入陰矣。目不了了。晴不和。何以故。身微熱。是表癥已罷。不煩躁。是里癥未見。無表里癥也。惟不大便而內(nèi)實(shí)。斯必濁邪上升。陽氣閉塞。下之而濁陰出下竅。
清陽走上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