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桂枝芍藥(酒洗)甘草(炙各十八銖)生姜(一兩二銖)大棗(四枚擘)麻黃(十八銖去節(jié))石膏(二十四銖碎錦裹)上七味咀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此湯與各半證治相類方亦相類但彼以不得小汗而面熱身癢。故減小桂枝湯之制而加麻黃杏仁。此以胃熱無津而不能作汗。故減小大青龍之制去杏仁而加石膏以杏仁下氣走表。非無津者所宜石膏辛涼化熱正胃熱者所喜爾。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桂枝芍藥(酒洗)甘草(炙各十八銖)生姜(一兩二銖)大棗(四枚擘)麻黃(十八銖去節(jié))石膏(二十四銖碎錦裹)上七味咀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此湯與各半證治相類方亦相類但彼以不得小汗而面熱身癢。故減小桂枝湯之制而加麻黃杏仁。此以胃熱無津而不能作汗。故減小大青龍之制去杏仁而加石膏以杏仁下氣走表。非無津者所宜石膏辛涼化熱正胃熱者所喜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