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傷寒大法春宜吐.(仲景云.大法春宜吐.)宿食不消胸滿疰.(玉函云.宿食在下管.當吐之.)胸中郁郁兼有涎.寸口微數(shù)知其故.(玉函云.胸上結實.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脈反遲.寸口微滑.此可吐之.以上皆可吐之證也.)脈微若吐大為逆.(仲景云.脈微不可吐.虛細不可下.)少陰寒飲無增?。ㄖ倬霸疲訇幉。淙孙嬍橙雱t吐.心溫溫然欲吐.復不得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此胸中實可下也.若膈上有寒飲者.干嘔不可吐,當溫之矣.)四逆虛家止可溫.誤吐內煩誰受責.(玉函金匱云.四逆病厥不可吐.虛家亦然.又云.太陽病強吐之.則內煩.論此皆不可吐者也.)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術價值:
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傷寒大法春宜吐.(仲景云.大法春宜吐.)宿食不消胸滿疰.(玉函云.宿食在下管.當吐之.)胸中郁郁兼有涎.寸口微數(shù)知其故.(玉函云.胸上結實.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脈反遲.寸口微滑.此可吐之.以上皆可吐之證也.)脈微若吐大為逆.(仲景云.脈微不可吐.虛細不可下.)少陰寒飲無增?。ㄖ倬霸疲訇幉。淙孙嬍橙雱t吐.心溫溫然欲吐.復不得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此胸中實可下也.若膈上有寒飲者.干嘔不可吐,當溫之矣.)四逆虛家止可溫.誤吐內煩誰受責.(玉函金匱云.四逆病厥不可吐.虛家亦然.又云.太陽病強吐之.則內煩.論此皆不可吐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