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干燥樹皮。
『常用名』川黃柏、川柏、黃檗。
『產(chǎn)地』四川、云南、貴州、遼寧、吉林、湖北等地。
『采收季節(jié)』夏秋采收。
『炮制方法』割去表面粗皮,用清水洗去內(nèi)外灰土,冬季用溫水,春、夏、秋用涼水洗,撈起濾干水份,燜潤,潤透取出切成橫絲或方形片,陰干,曬則變色,生用降實(shí)火。若取其治下焦之火,則用鹽水炒(藥1斤,鹽10克),化水3兩拌入藥片,候吸盡,投入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深黃色為度。若取其升提于上焦,則用酒炒(藥1斤,酒1兩),拌入藥內(nèi),候其吸勻,投入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干枯為度。取其止崩帶,則炒炭用,將藥片投入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表面焦黑色為度。
『用量』6~12克。
『貯存』裝木箱內(nèi),加蓋、防潮。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干燥樹皮。
『常用名』川黃柏、川柏、黃檗。
『產(chǎn)地』四川、云南、貴州、遼寧、吉林、湖北等地。
『采收季節(jié)』夏秋采收。
『炮制方法』割去表面粗皮,用清水洗去內(nèi)外灰土,冬季用溫水,春、夏、秋用涼水洗,撈起濾干水份,燜潤,潤透取出切成橫絲或方形片,陰干,曬則變色,生用降實(shí)火。若取其治下焦之火,則用鹽水炒(藥1斤,鹽10克),化水3兩拌入藥片,候吸盡,投入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深黃色為度。若取其升提于上焦,則用酒炒(藥1斤,酒1兩),拌入藥內(nèi),候其吸勻,投入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干枯為度。取其止崩帶,則炒炭用,將藥片投入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表面焦黑色為度。
『用量』6~12克。
『貯存』裝木箱內(nèi),加蓋、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