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 。
查古籍
《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 。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jīng)、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介紹性味、產(chǎn)地、效用等 。
學術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來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常用名』田三七、廣三七、參三七。
『產(chǎn)地』云南、廣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節(jié)』秋冬兩季采挖。
『炮制方法』四季用冷水洗凈泥沙,每斤藥加水3兩,放入鋼鍋內煮,常翻動,待水吸盡后取出,攤至八成干,投入缸內,加蓋濕布,潤透取出,切成半分厚頂頭片曬干,也可打碎及研粉用。
『用量』3~6克。
『貯存』裝缸內或木箱,藥粉裝入瓶內加蓋,防潮、防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