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心脾虛熱上攻,舌生瘡,舌本強(qiáng),頰兩邊腫痛。
柴胡升麻芍藥梔子仁木通(各一兩)黃芩大青杏仁(去皮尖。各三分)石膏(上銼散。每服四錢,姜五片煎,食后服。(寒重者,八正散。方見大方科積熱類。)
治風(fēng)寒傷于心脾,令人憎寒發(fā)熱,齒浮舌腫。(方見大方科傷寒陽證類。)
治中風(fēng)舌本強(qiáng),難轉(zhuǎn),語言不正,神妙。
蝎梢(去毒,一分)茯神木(銼炒,一兩)龍腦薄荷(焙干,二兩)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溫酒調(diào),食后服。
治唇舌腫破生瘡,煩渴。(方見小方科疹瘡類。)
治風(fēng)濕寒,舌強(qiáng)不能語。
枯礬桂心(各二分)上為末。每用一錢,安舌下。或用正舌散治之。
治木舌腫滿,口中氣不得吐。
上用臘茶、陳白梅、巴豆七粒去殼,同搗如膏,薄荷水調(diào)稀,羽刷口中,得下咽,片時泄瀉又方上以釜底黑煤研勻,內(nèi)外涂舌,良久平。又方,真蒲黃、海螵蛸為末。內(nèi)外皆涂之。
又方治大人小兒重舌,腫起舌下。
上用樸硝研水敷咽喉外,其內(nèi)用成塊者含,涎出乃平。一方,地鱉蟲和薄荷研汁,帛包蘸舌蘸水去矣
治血熱,舌忽然腫破。
上以釜底煤醋調(diào),敷舌上下,脫去更敷。能先決出血竟,敷之尤佳。一法,用鹽等分調(diào)。
治舌上生白苔,干澀,語話不真。
白蜜薄荷自然汁(各等分)上以生姜片先蘸水揩洗,竟,用朱砂、雄黃、硼砂、腦、麝為末敷之良。未效,更加玄明粉
治熱壅舌上,出血如泉。
五倍子(洗)白膠香牡蠣粉(各等分)上為末,每用少許擦患處?;驘F箅熱烙孔上。
治舌衄。
真蒲黃(略炒)螺兒青(各等分)上為末,每用少許擦患處。少待,溫鹽水漱之。
酣飲喉舌生瘡方治連月飲酒,咽喉爛,舌生瘡。上以水中螺螄肉,用蔥、豉、姜、椒煮汁不又方五靈脂米醋一碗同煎,逐旋漱口立安。
舌無故出血,名舌衄。炒槐花為末,摻之而愈。
治舌腫脹,好硼砂為末,用薄批生姜煎藥揩腫處,漸退。
治舌強(qiáng),腫起如豬胞,以針刺舌下兩邊大脈,血出即消,切勻刺著中央脈,令人血不止,則人烙腫法∶凡舌腫,舌下必有噤蟲,狀如螻蛄、臥蠶,有頭有尾,頭小白,可燒鐵烙烙頭上,治失音,槐花新瓦上炒香熟,三更后床上仰臥,隨意而食。亦治咯血。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心脾虛熱上攻,舌生瘡,舌本強(qiáng),頰兩邊腫痛。
柴胡升麻芍藥梔子仁木通(各一兩)黃芩大青杏仁(去皮尖。各三分)石膏(上銼散。每服四錢,姜五片煎,食后服。(寒重者,八正散。方見大方科積熱類。)
治風(fēng)寒傷于心脾,令人憎寒發(fā)熱,齒浮舌腫。(方見大方科傷寒陽證類。)
治中風(fēng)舌本強(qiáng),難轉(zhuǎn),語言不正,神妙。
蝎梢(去毒,一分)茯神木(銼炒,一兩)龍腦薄荷(焙干,二兩)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溫酒調(diào),食后服。
治唇舌腫破生瘡,煩渴。(方見小方科疹瘡類。)
治風(fēng)濕寒,舌強(qiáng)不能語。
枯礬桂心(各二分)上為末。每用一錢,安舌下。或用正舌散治之。
治木舌腫滿,口中氣不得吐。
上用臘茶、陳白梅、巴豆七粒去殼,同搗如膏,薄荷水調(diào)稀,羽刷口中,得下咽,片時泄瀉又方上以釜底黑煤研勻,內(nèi)外涂舌,良久平。又方,真蒲黃、海螵蛸為末。內(nèi)外皆涂之。
又方治大人小兒重舌,腫起舌下。
上用樸硝研水敷咽喉外,其內(nèi)用成塊者含,涎出乃平。一方,地鱉蟲和薄荷研汁,帛包蘸舌蘸水去矣
治血熱,舌忽然腫破。
上以釜底煤醋調(diào),敷舌上下,脫去更敷。能先決出血竟,敷之尤佳。一法,用鹽等分調(diào)。
治舌上生白苔,干澀,語話不真。
白蜜薄荷自然汁(各等分)上以生姜片先蘸水揩洗,竟,用朱砂、雄黃、硼砂、腦、麝為末敷之良。未效,更加玄明粉
治熱壅舌上,出血如泉。
五倍子(洗)白膠香牡蠣粉(各等分)上為末,每用少許擦患處?;驘F箅熱烙孔上。
治舌衄。
真蒲黃(略炒)螺兒青(各等分)上為末,每用少許擦患處。少待,溫鹽水漱之。
酣飲喉舌生瘡方治連月飲酒,咽喉爛,舌生瘡。上以水中螺螄肉,用蔥、豉、姜、椒煮汁不又方五靈脂米醋一碗同煎,逐旋漱口立安。
舌無故出血,名舌衄。炒槐花為末,摻之而愈。
治舌腫脹,好硼砂為末,用薄批生姜煎藥揩腫處,漸退。
治舌強(qiáng),腫起如豬胞,以針刺舌下兩邊大脈,血出即消,切勻刺著中央脈,令人血不止,則人烙腫法∶凡舌腫,舌下必有噤蟲,狀如螻蛄、臥蠶,有頭有尾,頭小白,可燒鐵烙烙頭上,治失音,槐花新瓦上炒香熟,三更后床上仰臥,隨意而食。亦治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