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彭吳張叟,年六十余歲,病熱厥頭痛,以其用涌藥,時已一月間矣。加之以火,其人先利臟腑,年高身困,出門見日而仆,不知人。家人驚惶,欲揉撲之。戴人曰∶大不可擾。續(xù)與西瓜、涼水、蜜雪,少頃而蘇。蓋病患年老涌泄,目脈易亂,身體內有炎火,外有太陽,是以自跌。若是擾之,便不救矣。惟安定神思,以涼水投之,待之以靜。靜便屬水,自然無事。若他醫(yī)必惑,足以知戴人之諳練。
《溫熱經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熱病著作,以《內經》,張仲景等之說為經,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彭吳張叟,年六十余歲,病熱厥頭痛,以其用涌藥,時已一月間矣。加之以火,其人先利臟腑,年高身困,出門見日而仆,不知人。家人驚惶,欲揉撲之。戴人曰∶大不可擾。續(xù)與西瓜、涼水、蜜雪,少頃而蘇。蓋病患年老涌泄,目脈易亂,身體內有炎火,外有太陽,是以自跌。若是擾之,便不救矣。惟安定神思,以涼水投之,待之以靜。靜便屬水,自然無事。若他醫(yī)必惑,足以知戴人之諳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