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川芎(洗) 甘菊 細辛(去葉) 白術 白芷(各一分不見火)
上細末,蠟丸如黍米大,夜臥納二丸目中,一時辰換一丸。
荀牧仲頃年嘗謂予曰∶有一人視一物為兩,醫(yī)者作肝氣有余,故見一為二,教服補肝藥,皆之虛
中者犀角升麻湯。王檢正希皋,昔患鼻額間痛,或麻痹不仁,如是者數年。忽一日連口唇頰車發(fā)際
陽明經
皆不上等犀角(鎊,一兩一分) 真川升麻(一兩) 防風(去釵股) 羌活(去蘆,各三分) 白芷(不見火)
黃芩(去皮) 川芎(洗) 白附子(炮,各半兩) 甘草(炙,一分)
上粗末,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食后臨臥,日三四服。
足陽明胃也。《經》云∶腸胃為市。又云∶陽明多血多氣。胃之中,腥膻五味,無所不納,如市
為主,解
至額顱。
。稍通醫(yī)者自能曉。
治鼻塞清涕出,腦冷所致。
通草 辛夷(各半兩) 細辛(去葉) 甘遂 芎 桂心(不見火) 附子(各一兩,炮,去皮臍)
上細末,蜜丸綿裹納鼻中,密封塞,勿令氣泄,丸如大麻子,稍如微覺小痛,搗姜為丸即愈。
此《千金方》也,治腦冷所致。此疾亦有腦熱者,亦有肺寒者。《素問》云∶膽移熱于腦。則辛 鼻淵。又曰∶泣涕者腦也,腦滲為涕。又曰∶肺之液為涕。其來各有由矣,當審詳之。鼻淵者,濁涕下不止,清濁亦自異。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川芎(洗) 甘菊 細辛(去葉) 白術 白芷(各一分不見火)
上細末,蠟丸如黍米大,夜臥納二丸目中,一時辰換一丸。
荀牧仲頃年嘗謂予曰∶有一人視一物為兩,醫(yī)者作肝氣有余,故見一為二,教服補肝藥,皆之虛
中者犀角升麻湯。王檢正希皋,昔患鼻額間痛,或麻痹不仁,如是者數年。忽一日連口唇頰車發(fā)際
陽明經
皆不上等犀角(鎊,一兩一分) 真川升麻(一兩) 防風(去釵股) 羌活(去蘆,各三分) 白芷(不見火)
黃芩(去皮) 川芎(洗) 白附子(炮,各半兩) 甘草(炙,一分)
上粗末,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食后臨臥,日三四服。
足陽明胃也。《經》云∶腸胃為市。又云∶陽明多血多氣。胃之中,腥膻五味,無所不納,如市
為主,解
至額顱。
。稍通醫(yī)者自能曉。
治鼻塞清涕出,腦冷所致。
通草 辛夷(各半兩) 細辛(去葉) 甘遂 芎 桂心(不見火) 附子(各一兩,炮,去皮臍)
上細末,蜜丸綿裹納鼻中,密封塞,勿令氣泄,丸如大麻子,稍如微覺小痛,搗姜為丸即愈。
此《千金方》也,治腦冷所致。此疾亦有腦熱者,亦有肺寒者。《素問》云∶膽移熱于腦。則辛 鼻淵。又曰∶泣涕者腦也,腦滲為涕。又曰∶肺之液為涕。其來各有由矣,當審詳之。鼻淵者,濁涕下不止,清濁亦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