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便毒

    作者: 朱梓

    (附論)夫腎為作強之官。所藏者志也。男女大欲。不能以直遂其志。故敗精搏血。留聚中途。

    而結為便毒矣。夫人腳腿與小腹合縫之間。精氣所出之道路也?;蛴|景而動心?;驂粜苟恍埂<炔坏门己详庩?。又不能忘情息念。精與血交滯。其不為腫結也幾希。便毒處所上不在腹。下不在腿。介乎兩間之中是也。嘗怪世俗無知。才覺有便毒證狀。必以為熱氣所攻。每每薄衣露足。遂使寒邪乘之。熱氣轉不得散。日復一日。敗精宿血。愈聚而愈結焉。不思一身宗筋。上絡于舌本。下聚于陰器。筋得寒則急。急則縮。甚至傴僂而不獲伸。于斯時也。

    百藥并陳。亦難責效。況復從事于寒涼者乎。治法散寒利熱。泄其腎邪?;钇溲}。是為捷徑。外此老人氣滯。亦或有之。

    連翹湯治便毒腫結。

    連翹獨活川升麻射干木通桑寄生赤茯苓甘草(炙各七錢半)大黃(生用)木香乳香沉香(各半兩)上銼細。每服三錢。水一盞半。慢火煎服。

    復元通氣散治便毒初發(fā)用此方。

    穿山甲(酒浸炙焦二兩)天花粉(酒浸一宿焙)白芷舶上茴香(炒)白牽牛末(炒)延胡索(擦去皮)南木香當歸甘草(炙各一兩)青木香(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溫酒調。食前服。不飲酒南木香煎湯下。

    治便毒。

    胡椒(十二粒燒過五分)樺皮(一兩半燒過五分)穿山甲(一兩蛤粉炒)皂角針(一兩炒)山梔子(一兩炒)乳香(半兩)沒藥(半兩)甘草末(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溫酒調下。食前服。

    雙解湯治便毒門蘊熱氣。外挾寒邪。精血交滯。腫結疼痛。

    辣桂川大黃(生)白芍藥澤瀉牽牛(炒取末)桃仁(去皮炒干各一兩)甘草(半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五片。食前服。日兩服。先小便快。熱從小便出。

    后大便利。皆是調毒。

    治便毒。

    大黃黃連枳殼甘草穿山甲上咀。為飲子酒水各半盞。煎十分濃。露一宿。

    次早空心服。上半日不可吃食。更忌熱物免吐。

    又方

    黃瓜大黃芒硝甘草節(jié)上用水二盞。煎至八分??招姆?。調理甚妙。

    威靈仙散治發(fā)背便毒。

    威靈仙貝母白芷甘草(各等分)上咀。每服半兩。酒水煎服。

    治男子婦人便毒。驗如神。

    僵蠶(七個炒去絲)大黃(一兩重)麝香(二字)硝(少許)上為細末。好煮酒調和。

    必要起五更服之。如過動即可。如不過、再用一服。已成膿者小便去之。未成即散。

    千金托里散治便毒惡瘡。一服取效。如經(jīng)三五日。已結成腫核。連進二三服為妙

    。腫則先用烏龍膏貼之。

    蛇床子(炒)牡蠣()甘草(節(jié)生用)大黃(各二兩)上咀。每服五錢。

    水一盞。

    酒半盞。隔宿煎。露一宿。次早五更服。如大便實加大黃后。另下入藥。去二三行。臟腑病隨藥去。

    治便毒絕妙。

    胡桃(五個)栝蔞(一個)樺皮(少許)上燒存性為末。酒調空心下。

    治便毒腫痛。

    雄黃乳香(各二錢半)黃柏(一錢)上為細末。分作兩服。以新水調敷自平。

    又方治便毒。

    大黃明礬胡桃肉(各等分)上同研為末。丸如彈子大。空心不嗽口細嚼一丸。好酒送下。忌煎炒熱火物。

    退毒飲治便毒腫結。

    穿山甲(半兩蘸法醋炙焦)木豬苓(三錢法醋微炙)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老酒調下。次以法醋煮肥皂研膏。敷之妙。

    治便毒。

    木鱉子(一兩去殼)甘草節(jié)(一兩)上為末。好酒一碗煎之。熱服。

    貝母丸治便毒瘰有效。

    貝母皂角子(各半斤)上為細末。用皂角半斤銼碎。搓揉濃水。濾過。作膏子和藥末。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早晨酒下。凡便毒證服二藥不效??煞逑氵B翹湯。十奇內補散。

    治便毒。并治癰腫未有頭。必穴方。

    用牛蒡子一半炒。一半生碾為末??招木普{服愈。單用牛蒡根敷之亦可。

    又方

    用斑蝥七個。去頭翅足為細末。入海金沙半匙。酒調。露一宿。早空心服。忌食。至午飯小便中見毒。方用粥調理甚妙。此方多效。

    治便毒。

    用楮桃三十二個。酒煮服。大病不禁二服。無膿服者。隨氣自散。

    皂角膏治便毒癰疽等。

    用皂角一條。長尺以上者。捶碎。法醋煮爛。研成膏敷之。屢效。

    膠方治便毒初發(fā)。

    用水膠用水溶開涂敷。若便毒已大而軟。則用魚鰾膠于熱湯中煮軟。乘熱研爛敷之?;蛞獡Q藥。以熱湯洗去。

    治便毒。

    用紫背草研。醋調敷之。

    治便毒初發(fā)。

    用生姜一大塊。米醋一合。姜蘸醋磨取千步峰泥。敷于作處即(千步峰即人家行步地上有高塊者是)

    治KT氣。即。

    血余(一兩燒灰研為細末即人發(fā))錦紋大黃(一兩面裹煨過)豬牙皂角(三錢)上半為咀。半為末。先以咀用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卻入好酒二盞。去滓。調前件藥末。空心服之。前藥分作三服。

    又方

    知母(一兩)貝母(去心一兩)上各為細末。紅酒調下。飲醉為妙。更以酒調藥涂患處。

    治方

    穿山甲蚌粉(同炒)上為末。麻油輕粉調敷。

    石霜膏

    風化鍛石百草霜(等分)上為末。以米醋調。鵝毛順手掃起。

    治方亦治便毒。

    用大干芭蕉葉。熨斗內燒存性為末。麻油輕粉打和。敷留頭。以軟紗貼。換易三次。

    或散或破無痕。一方法醋、生姜自然汁調敷。

    破毒散治便毒橫。已成未成。隨即消散。應效如神。

    滑石末(三錢)斑蝥(炒去頭翅足三個為末)上二件和勻。分作三服。空心食前。

    一日服畢。少用茶湯調下。毒瓦斯俱從小便中出。如小便疼痛。濃煎車前子、木通、燈心、澤瀉湯。

    頓服即已。

    治便毒敷藥

    毒潰時用白芨、沒藥、乳香、血竭為末。糝效。

    一醉散治疽。

    貝母香白芷上等分為末酒服。次飲酒醉為妙。酒醒而病去矣。

    又方

    煎犀角飲子。調五苓散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