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黃疸(附論)

    作者: 朱梓

    論曰。內(nèi)經(jīng)謂目黃者曰黃膽。又曰安臥脈盛。謂之黃膽。其外癥身體面目及爪甲小便盡黃。

    是疾。若面色微黃。身體或青赤黑色皆見者。與純熱之癥不同。當(dāng)于濕家求之。諸黃膽發(fā)于陰部。其人必嘔。發(fā)于陽部。其人振寒而微熱。疸而不渴者可治。其渴而疸者難治。夫黃膽病發(fā)熱煩喘。胸滿口燥者。或因火劫其汗?;驈臐竦谩嵩诶锂?dāng)下之。

    茯苓滲濕湯

    (濟(jì)生方拔粹方)

    治黃膽寒熱嘔吐。而渴欲飲冷。身體面色黃。小

    便不利。不得白茯苓(五分)梔子(二分)茵陳蒿(六分)澤瀉(三分)木豬苓(三分)生黃芩黃連

    知母湯

    (圣濟(jì)總錄)

    治中熱黃膽。寒熱往來。脈數(shù)煩困。四肢勞倦。

    知母(焙)赤茯苓(去黑皮)常山茵陳犀角(鎊)黃連(去須)人參羚羊角(鎊以上入丹砂末

    黃連湯

    (圣濟(jì)總錄)

    治黃膽遍身黃。面目皆黃。

    黃連(去須)大青山梔子仁柴胡(去苗)茵陳蒿地骨皮黃芩(去黑心)芒硝(各一不拘時服

    茵陳湯

    (圣濟(jì)總錄)

    治黃膽目黃。小便如血。心煩燥悶??诳囝^痛。

    茵陳蒿山梔仁(各三分)木通(一兩)炙甘草(五分)栝蔞根柴胡(去苗各一兩)麥門去滓

    木通湯治黃膽脾胃積熱。皮肉皆黃。煩躁口苦。小便赤澀。

    木通(銼)瞿麥(各一兩)赤茯苓(去黑皮)白茅根大青秦艽(去苗土各三分)生干地

    茵陳散

    (圣惠方)

    治黃膽。食已即饑。身體面目。爪甲牙齒。小便身體多赤多

    青。皆由酒茵陳木通梔子仁(各一兩)大黃(炒)栝蔞(一個)石膏(各二兩)炙甘草(五分)上秘麻黃節(jié)飲之。

    木香丸治諸般黃膽。婦人血?dú)獠缓汀D凶又T積。皆治之。

    木香(三錢)皂礬(五分)百藥煎(五分)蒸餅(八個去皮捻碎)平胃散紅棗肉(各四兩)每服一十

    茵陳散治黃膽心神煩燥。小便赤。大便難。不得安臥。

    茵陳(一兩)犀角(五錢)升麻(一兩)梔子仁(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黃芩(一兩)

    雞舌香湯

    (圣濟(jì)總錄)

    治黃膽面黃。眼如金色。四肢羸弱。或時煩渴。

    雞舌香秦艽(去苗土各二分)胡黃連丁香芎(各五分)柴胡(去苗一兩)上為粗

    山茵陳散

    (直指方)

    治黃膽大小便秘澀。

    梔子(一兩)枳實(shí)(七枚制)赤茯苓葶藶甘草(炙各一兩)上銼。每服三錢。

    姜三片煎

    治黃膽

    (本草)

    以亂發(fā)燒灰。水調(diào)服一錢匕。日三服。

    又方

    (本草)以風(fēng)延母煮服之。

    土瓜根散

    (圣惠方)

    治黃膽。其小便自利。白如泔色。此狀得之因酒過傷。宜

    服。

    土瓜根(一兩)白石脂桂心栝蔞根菟絲子(酒浸一日曝干為末)牡蠣(燒為末各一兩)

    加減五苓湯

    (濟(jì)生方)

    治飲酒伏暑郁而發(fā)黃。煩渴。小便不利。

    赤茯苓(去皮)豬苓(去皮)澤瀉白術(shù)茵陳(各等分一方用桂心無茵陳)上咀。

    每水服

    一清飲

    (危氏方)

    治黃膽發(fā)熱。諸熱通用。

    柴胡(三兩)赤茯苓(二兩)桑白皮(制)川芎(各一兩)甘草(炙五錢)上銼碎。每服三

    茵陳丸

    (圣惠總錄)

    治黃膽面目身體皆黃。口干煩燥。發(fā)熱狂悶。

    茵陳蒿常山(各五錢)大黃(二分炒)樸硝(研一分)豉(炒一合)上為末煉蜜如梧桐子

    必效散

    (直指方)

    治黃膽通用。

    葶藶子(隔紙炒)龍膽草山梔仁山茵陳黃芩(各等分)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新水煎

    茵陳丸

    (圣濟(jì)總錄)

    治黃膽身面悉黃。小便如濃梔子汁。

    茵陳(二兩)黃芩枳殼(各一兩炒黃去白)大黃(一兩半微炒)升麻(一兩半)上為末。

    大黃硝石湯

    (千金方)

    治黃膽腹?jié)M。小便不利。面赤自汗出。為表和里實(shí)。當(dāng)

    下之。

    大黃黃柏硝石(各四兩)梔子(十五枚擘破)上咀。水煎。去滓。納硝石煮一升頓

    茵陳湯治黃膽小便赤。

    茵陳山梔仁秦艽升麻(各四錢)上搗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服。

    柴胡湯

    (圣濟(jì)總錄)

    治黃膽。通身并黃。

    柴胡(去苗)茵陳(各一兩)升麻龍膽草(各三分)上銼碎。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

    茵陳丸

    (圣濟(jì)總錄)

    治黃膽。身體面目皆黃。

    茵陳(三分)大黃(銼炒)黃連(去須)黃芩(去黑心各一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

    黃連散

    (濟(jì)生拔粹方)

    治黃膽身體面目皆黃。小便秘澀。臟腑壅熱。

    黃連(去須)川大黃(細(xì)銼醋炒各二兩)黃芩(去黑心)甘草(炙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二苦吐大忌

    鐵刷湯治黃膽。面目遍身如金色。

    良姜(六兩油炒)茴香(二兩炒)甘草(八兩半)蒼術(shù)(八兩)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

    生姜

    四七湯治黃膽。

    半夏(五錢)茯苓(四錢)紫蘇(二錢)濃樸(三錢)上為粗末。每服五錢。

    水一盞。

    生姜

    治黃膽。面目遍身如金色。

    (一名吹鼻散圣惠方)瓜蒂(一十四個)母丁香(一個)黍米(四十九粒)上先搗瓜蒂為末。次入二味。

    同為細(xì)末取下兩服永除。病輕者五日。重者半月。一方有赤小豆。

    梔子柏皮湯

    (經(jīng)驗(yàn)良方)

    治疸頭微汗。小便利。而微發(fā)黃者。濕熱相搏。微者

    宜服。亦治瘟黃柏皮(二兩)甘草(一兩)山梔仁(十五個)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

    煎至七分

    梔子湯

    (圣濟(jì)總錄)

    治黃膽。心中懊煩熱。

    山梔子仁(五錢)枳殼(去白麩炒一錢)大黃(一兩銼炒)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水一盞

    豬苓散

    (肘后方)

    治黃膽病。及狐惑病。

    豬苓茯苓白術(shù)(各等分)上共為末。每服方寸匕。水調(diào)下。

    赤小豆散

    (肘后方)

    治黃膽。心膈燥熱。小便赤澀。

    赤小豆(一百粒)秫米(一百粒)雞糞白(一兩微炒)上為末。每服以新汲水調(diào)下一錢。日

    大黃丸

    (圣濟(jì)總錄)

    治黃膽。面目肌瘦。

    大黃(銼一斤)芎(半斤)上為末。用蜜和成劑。甑上炊七遍。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

    治黃膽

    (本草)

    以麻草一把。去節(jié)。綿裹。以美酒五升煮取半升。去滓。頓服

    。如治傷熱表

    水。煮之良。

    治黃膽

    (本草)

    以芭蕉子生食之。

    治癉黃

    (本草)

    以鳧茨作粉食之。

    秦艽散

    (千金方)

    治黃膽飲少溺多。

    秦椒(六株)瓜蒂(五錢)上治下篩。水服方寸匕。日三。

    瓜丁散

    (本草)

    治黃膽目黃。遍身如金色。微腫。五疸。汗如黃柏汁。

    瓜蒂(四十九個六月六日采自然落者用如未用以檳榔葉裹于東墻有風(fēng)處掛吹令干)丁香(四用一字

    梔子酒治黃膽。

    梔子茵陳(各一束)上以無灰酒二大碗。煎至八分。三更時分服之。忌油膩濕面豆腐生冷

    柴胡湯

    (直指方)

    治黃膽。

    柴胡(去苗五錢)甘草(炙一分)上銼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去滓。

    溫服

    葶藶丸

    (一名大黃丸千金方)

    治黃膽。大小便難。喘急促。

    甜葶藶(炒二兩)大黃(炒一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溫米飲下

    治黃膽心膈燥熱。小便赤澀。

    (圣惠方)茅根(三把細(xì)銼)豬肉(半斤細(xì)切)上以水三大盞。煎茅根至二盞。去滓。入肉作羹。

    盡一

    茵陳五苓散

    (濟(jì)生拔粹方)

    治黃膽。

    茵陳蒿末(一錢)五苓散(五分同煎)上和食前服。方寸匕。日三。

    治黃膽身眼黃如金色。

    (危氏方)用東引桃根。切細(xì)如筋。若釵股者一握。以水一大升煎取。適溫??崭诡D服。后三日。

    其黃等肉

    治黃膽

    (經(jīng)驗(yàn)良方)用自死大螺。燒灰存性。平胃散各等分。無灰酒煎茵陳湯調(diào)服。不能飲。煎湯調(diào)服。

    解熱方治黃膽。解諸熱淋。

    (直指方)用生車前草。研極細(xì)。井水調(diào)下。一方炒子為末。米飲調(diào)下。立止洞瀉。

    治寒熱黃膽。濕瘴。

    (本草)取端午日南行豬苓。合太一丹是也。

    治黃膽百藥不瘥。

    (本草)用驢頭一枚。煮熟。以姜齏啖之。并隨多少飲汁。即效。

    療男子女人黃膽病。耳目悉黃。飲食不消。胃中脹熱。生黃衣在胃中。此腸間有燥

    糞使病。

    用煎煉豬脂五兩。每服大半匙。以蔥白湯調(diào)服。頻頻服之。以通利為度。一方無蔥白。

    止用

    治黃膽并利小腸。作齏吃。甚益顏色。毒瓦斯郁蒸。面目盡黃。寒熱發(fā)渴。

    (圣惠方)用小麥苗。杵絞汁。每服六七合。盡飲之。三四日便愈。大麥苗亦可。每服六七合。日三四

    治黃膽。皮膚眼睛如金色。小便赤。

    (肘后方)用生蔓荊子末。熟水下方寸匕。日三。先后十日愈。

    治患黃膽

    (圣惠方)用苜蓿根生搗絞汁。服之良。

    治黃膽

    (肘后方)用柳枝。以水一斗。煮取濃汁半升。服令盡。

    治大熱。黃膽。傷寒頭痛。身熱。瘴瘧。利小便。

    (圣惠方)用茵陳細(xì)切。煮羹食之。又一方。以茵陳為散。水煎服。

    治黃膽熱毒。結(jié)在胸膈。上壅煩悶。目??诟?。宜服之。

    (圣惠方)用藜蘆一兩。炮令小變色。搗為末。每服以溫水調(diào)下五分。以吐為效。不過數(shù)服。此秘方也

    治黃膽

    (本草)用麗春草根。搗取汁一盞??招念D服之。服訖。須臾即利三兩行。其疾立愈。一劑不能全愈

    治黃膽。大渴煩悶。

    (圣惠方)用苦瓠白穣及子三兩。炒令微黃。搗為細(xì)末。每服半錢匕。不拘時候。以溫粥飲調(diào)下。

    用瓠

    治黃膽。面目盡黃。頭昏體重不能眠臥。

    (圣惠方)用苦葫蘆穣為末。丸如彈子大。以童子小便二合浸之。如三兩食頃。取兩酸棗許大。分納兩

    治黃膽。

    (圣惠方)用柞樹皮。以三兩燒灰。細(xì)研為末。每服方寸匕。以新汲水調(diào)下。日三服。

    治黃膽。小便不異。欲自利。腹?jié)M而喘者。不可除熱。熱去必噦。

    三因方

    (一名小半夏湯)

    以半夏銼散。每服用三錢。以水二盞。姜十片。煎至

    七分。不拘時

    治黃膽

    (本草)取鹽膚子。干搗為末。食之。

    秦艽煮散

    (圣惠方)

    治黃膽。身體面黃及目爪甲小便俱黃。心神煩悶。

    秦艽(去苗土三兩半)芒硝(一兩)上為末。用牛乳二盞半。煎至一盞半。食前溫分二服。

    治黃膽。

    (千金方)大黃(二兩)黃連(三兩)黃柏黃芩(各一兩)麥衣(五合)上五味為末。

    蜜和丸。

    如梧

    茵陳湯

    (千金方)

    治黃膽。身體面目皆黃。

    茵陳黃連(各三兩)黃芩(二兩)大黃甘草人參(各一兩)梔子仁(二十七枚)上

    治黃膽初得。稍覺心中煩熱。滿身黃色。眼白睛黃。覺如此者。宜先合白蘚皮等七

    味湯以泄白蘚皮(三兩)干葛(五兩)黃芩(三兩)郁金(三兩)豉(五兩綿裹)梔子(十枚擘)芒久。

    更服。服此湯當(dāng)?shù)美?。利后將息一二日。則合黃連等十味丸服之。

    黃連丸黃連(五兩)黃芩(五兩)苦參(六兩)沙參(五兩)干地黃(六兩)干葛(六兩)梔子仁丸。以米飲下豬

    三物茵陳蒿湯治黃膽。身目皆黃。皮膚曲塵出。

    茵陳蒿(一把)石膏(一斤)大黃(二兩)上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以猛火燒石膏愈。

    治黃膽。面目爪甲皆黃。心膈燥悶。

    (千金方一名瓜蒂散)瓜蒂秫米赤小豆(各二七枚)上治下篩。病重者。取如大豆二枚。著鼻孔中。痛縮鼻內(nèi)以筒間。

    增味導(dǎo)赤散

    (如宜方)

    治黃膽有熱。小便赤澀。面目黃。

    黃芩車前子山梔子川芎赤芍藥生地黃木通甘草(炙等分)上咀。加竹葉

    甘露飲子

    (旅舍備要方)

    治胃熱卒黃膽。遍身色黃。腹?jié)M小便赤澀。并治齒齦

    宣露??诟升X石斛生地黃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枇杷葉(去心)黃芩枳實(shí)(麩炒去瓤)甘滓溫服

    三黃散

    (千金方)

    治黃膽。面目身體盡黃。

    治黃膽。

    (本草)用秦艽一大兩。細(xì)銼。作兩貼子。以上好酒一升。每貼半升酒絞取汁。去滓空心分二服。

    或多痰涕目有赤脈。日益憔悴?;蛎娉鄲盒恼呤?。崔元亮用之。及治人皆得力。極效。秦艽須用新好羅文者。

    又方

    (肘后方)用黃雌雞一只。治之。銼生地黃三斤。納腹中。急縛仰置銅器中。蒸極熟。絞取汁。再服之

    治黃膽

    (本草)

    以臘雪水。溫服之。

    治黃膽。皮膚眼睛如金色。小便赤。

    (本草)

    取小麥。杵取汁。每服一合。

    治諸黃膽。

    (本草)

    以樺木皮。濃煮汁。飲之良。

    針砂丸。治黃腫。

    針砂(半斤水淘凈醋浸三日炒成土色為度)平胃散(四兩)縮砂(一兩)香附子(四兩)陳

    紫金丹

    (一名膽礬丸濟(jì)生拔粹方)

    治男子婦人患食勞。氣勞。遍身黃腫。欲變

    成水。及久患膽礬(三兩)黃蠟(一兩)青州棗(五十個)上于瓷盒內(nèi)。用頭醋五升。先下礬棗。慢火熬子大蠟。

    有一

    治黃腫用皂礬同棗肉搗爛。湯泡開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茶湯任下。

    鐵砂丸

    (鮑氏方)

    治黃腫。

    鐵砂(水淘凈曬干醋炒透八兩)蓬術(shù)三棱(醋煮)濃樸陳皮吳茱萸(泡各二兩)上為

    鮑氏又方。證同前。

    鐵砂(一兩)黑牽牛(一兩)香附子(五兩酒浸)上用鐵砂淘凈搽去銹盡。入銚子。入好醋四五

    鮑氏又方

    附子干姜良姜白芷神曲麥川椒吳茱萸陳皮青皮三棱蓬術(shù)上通

    又方

    (鮑氏方)

    治冷氣通身腫?;颡?dú)腹腫。四肢軟不能行。氣喘黃腫方。

    良姜干姜陳皮(各一兩)江子(四十九粒去殼袋盛四味醋二升煮干去江子不用)附子炒粹二

    治通身黃腫。

    (神效方)瓜蒂(焙干三四錢)上為細(xì)末。每用半字。于鼻內(nèi)吹上。日一度。并吹三日。如不愈。

    后用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葉霖
  • 作者:
    郭士遂
  • 作者:
    陳士鐸
  •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衛(wèi)生廳局、中醫(y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tuán)衛(wèi)生局:

    全國中醫(yī)藥特色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活動自2003年開展以來,各地積極開展社區(qū)中醫(yī)藥服務(wù)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jīng)驗(yàn)。為指導(dǎo)各級衛(wèi)生、中醫(yī)藥行政管理部門、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機(jī)構(gòu)進(jìn)一步深入開展社區(qū)中醫(yī)藥服務(wù)工作,我局對各示范區(qū)社區(qū)中醫(yī)藥服務(wù)工作規(guī)律性經(jīng)驗(yàn)和規(guī)范性做法進(jìn)行提煉、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區(qū)中醫(yī)藥服務(wù)工作指南(試行)》?,F(xiàn)印發(fā)給你們,請結(jié)合各自實(shí)際情況,在工作中參考使用。在試行過程中有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反饋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醫(yī)政司。

    聯(lián) 系 人:嚴(yán)華國 吳 迪

    聯(lián)系電話:010-65914966 65930672(傳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作者:
  • 作者:
  • (約著成于東漢時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見《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今有清.孫星衍等輯本若干種。 本書收藥物 365 種,分為上、中、下三品,是后漢以前藥物學(xué)的總結(jié)。

    學(xué)術(shù)價值:

    文獻(xiàn)價值:我國現(xiàn)存最早之藥學(xué)著作。

    理論價值:初步奠定了藥學(xué)理論之基礎(chǔ)。

    實(shí)用價值:記載之藥物,大多樸實(shí)有驗(yàn),歷用不衰。

    作者:
  • 作者:
    徐大椿
  • 作者:
    陳修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