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nèi)經(jīng)》的精要,設(shè)為問答,解釋疑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普濟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侗静菥V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夫傷寒后虛損。心氣不足。致多驚悸。此由邪熱乘于心也。心主于血。心主于神。血脈亂。則神氣不定。故令驚悸也。又云。傷寒病后心氣不足。風邪乘之。則令精神不寧?;秀斌@悸。此由憂愁思慮。致心氣虛。邪氣內(nèi)乘。故神氣不得安定而生驚悸也。
方
白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心虛驚悸?;驎r妄語。四肢煩熱。肌體羸瘦。
白茯苓石膏人參(去蘆頭)熟干地黃(各一兩)半夏(湯洗七次去滑)黃芩桂心麥門冬(去心各半兩)遠志(去心三分)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
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下飴糖一分。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紫石英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心虛驚悸。煩悶及咽喉不利。面目忽赤忽黃。
虛羸少力。
紫石英(細研)桂心紫菀(洗去苗土)白茯苓(各一兩)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人參(去蘆頭)黃(銼各一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熟干地黃(二兩)上為散。
入石英和勻
人參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心虛驚悸。恍惚不安。
人參(去蘆頭)茯神(去木各一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分)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
龍齒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心虛驚悸。煩熱口干。頭項時疼。
龍齒(一兩)子芩防風(去蘆頭)茯神(各三分)川升麻大青(各半兩)人參(三分去蘆頭)石膏(一兩)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半合。
攪勻。不計時候。溫服。
遠志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心虛驚悸?;秀倍嗤??;驂趔@魘。及諸不足。
遠志(去心)人參(去蘆頭)龍齒茯神紫石英(細研)赤石脂當歸(銼微炒)桂心甘草(炙微赤銼)白術(shù)白芍藥紫菀(洗去苗土)防風(去蘆頭各一兩)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上為散。入石英相和勻。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
不
茯神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虛羸。心氣乏弱。驚悸多忘。
茯神黃(銼)菖蒲(各一兩)白芍藥人參〔去蘆頭各一(半)兩〕遠志(去心三分)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龍齒丸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伏熱在心。心虛驚悸。
龍齒人參(去蘆頭)茯神生干地黃(各一兩)遠志(去心)鐵粉〔細研各三分(半兩)〕防風(去蘆頭三分)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黃連(去須三分)馬牙硝(細研三分)麝香(半分細研)上為細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竹葉金銀湯下。
不
防風丸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心虛驚悸。精神昏亂煩悶。四肢沉重。不能飲
食。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茯神(一兩半)人參(一兩半去蘆頭)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黃連(半兩去須)豉(一合)白術(shù)(二兩土炒)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粥飲下。不計時候。
人參丸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心虛驚悸。臥起不安。吃食減少。
人參(去蘆頭)茯神(各三分)黃連(去須一兩)麥門冬(去心焙一兩)白術(shù)(三分土炒)柏子仁(三分去油)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黃(三分銼)甘草(三分炙微赤銼)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濃樸(半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龍齒(三分)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定志丸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蛴眯牧诰搿K闹珶┤?。心虛驚悸。翕翕短
氣。
茯神(一兩)遠志(半兩去心)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人參(三分去蘆頭)熟干地黃(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三分銼)桂心(半兩)牛膝(半兩去苗)澤瀉(半兩)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粥飲下。不計時候。
酸棗仁丸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心虛驚悸。發(fā)即恍惚不定。眠臥不安。
酸棗仁(三分微炒)枸杞子(三分)甘菊花(三分)白茯苓(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防風(三分去蘆頭)桂心(三分)柏子仁(三分)遠志(半兩去心)天門冬(去心焙一兩半)赤石脂(一兩)龍齒(一兩)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粥飲下。不計時候。
黃丸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心虛驚悸?;秀辈欢ā?/p>
黃(銼)人參(去蘆頭各半兩)龍齒(一兩)茯神(三分)鐵粉(一兩細研)金銀箔(各五十片細研)防風(半兩去蘆頭)遠志(半兩去心)熟干地黃(三分)上為細散。入鐵粉
龍齒丸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心虛驚悸。神氣不定。
龍齒(一兩)人參(去蘆頭一兩)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茯神(一兩)犀角屑(一兩)龍膽(一兩去蘆頭)鬼臼(三分去苗)桂心(一兩)防風(半兩去蘆頭)遠志(去心三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麝香(細研一錢)上為末。入麝香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二)十丸。不計時候。金銀湯下。
羚羊角丸
(出圣惠方)
治傷寒后心肺壅熱。背膊煩悶。心虛驚悸。眼澀口干。
羚羊角(三分)川升麻梔子仁(各一兩)玄參(三分)麥門冬(去心焙)龍齒(各一兩半)金銀箔(各五十片與馬牙硝同研令細)茯神(一兩半)知母(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子芩(一兩)赤芍藥(一兩)大麻仁(一兩半別研如膏)馬牙硝(二兩細研)上為細末。入金銀箔、馬牙硝、麻仁。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竹葉湯下。
不計時候。
人參湯治傷寒病后壅熱。心忪驚悸。
人參(三分)犀角屑甘草(炙)黃芩(去黑心)玄參(堅者)秦艽(去苗土)地骨皮(各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下竹瀝一合。攪勻。食后溫服
茯神湯治傷寒后心熱煩悶。睡多驚悸。
茯神(去木三分)犀角屑龍齒(各一兩)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升麻(半兩)玄參(堅者半兩)竹茹(一兩)芍藥(三分)馬牙硝(一兩半)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
煎
麥門冬飲治傷寒后心忪驚悸。煩熱口干。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龍齒(三分)山梔子仁玄參(堅者各半兩)芍藥(三分)木通(銼一兩)人參茅根(各三分)上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姜半分拍碎。
同煎
犀角湯
(出濟生拔萃方)
治傷寒后伏熱在心。怔忪驚悸。不得眠睡。
犀角屑(半兩)茵陳蒿(三分)茯神(去木二兩)山梔子仁(半兩)芍藥(一兩半)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生干地黃(焙二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姜半分拍碎。竹葉三七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溫服。
前胡湯治傷寒后驚悸不定。
前胡(去蘆頭)茯神(去木)人參(各一兩)遠志(去心一兩半)甘草(炙一分)上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麥門冬湯治傷寒后心虛忪悸。
麥門冬(去心焙)茯神(去木)菊花人參(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溫服。
紫石英湯治傷寒后驚悸煩悶。虛羸少力。
紫石英(研)桂(去粗皮)紫菀(去苗土)白茯苓(去黑皮)麥門冬(去心焙)人參黃(銼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棗三枚擘破。
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龍骨湯治傷寒后心氣虛悸?;秀倍嗤??;驂裘麦@魘。
龍骨(研)人參茯神(去木)紫石英(研)赤石脂當歸(切焙)干姜(炮)桂(去粗皮)甘草(炙)白術(shù)芍藥紫菀(去苗土)防風(去蘆各一兩)遠志(去心焙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棗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茯神丸治傷寒后?;蛴眯牧诰?。四肢羸弱。心忪驚悸。吸吸短氣。補虛。
茯神(去木)麥門冬(去心焙)熟干地黃(焙各一兩)牡丹皮人參黃(銼各三分)桂(去粗皮)甘草(炙)牛膝(去苗)澤瀉(各半兩)上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溫酒下二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