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咽喉者。生于肺胃之氣也。咽者咽也。言可咽物。又謂之嗌。主通利水谷胃氣道路。
故為以通有則平亦飲食如故。咽喉之病甚急。不可妄用針?biāo)帯?/p>
方
會(huì)仙救苦丹
(出圣惠方)
治咽喉閉塞不通。有妨咽物。亦治骨鯁。
揀甘草寒水石(燒)烏魚骨白僵蠶(各一兩)縮砂仁(炒)白茯苓貫眾(各半兩)麝砂為衣
二參湯治心肺蘊(yùn)熱。咽喉閉塞不通。
玄參紫參白藥大黃(銼炒)山梔子(去皮)地骨皮(洗焙)甘草(炙銼)柴胡(去苗)七分。
食后去
天門冬煎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咽喉腫塞。
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款冬花(半兩)貝母(去心焙)紫菀(去苗土地黃汁(一升)于銀器
烏膏夫喉嚨者。脾胃之候。若臟熱喉則腫塞。神氣不通。服之。
生烏(即射干十兩)升麻(三兩)羚羊角通草(一作木通)芍藥(各二兩)生地黃(切苦酒一升淹細(xì)
硼砂散治咽喉瘡腫。氣塞不通。
硼砂白僵蠶百藥煎川芎(各三錢)山豆根盆硝薄荷紫河車(各半兩)青黛(一
升麻散
治咽喉閉塞疼痛??卩?。
川升麻(一兩)防風(fēng)(半兩去蘆頭)黃(半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細(xì)辛(一分)黃為散。
半夏散
治心脾風(fēng)熱。咽喉閉塞??卩洹?/p>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玄參(一兩)川升麻(一兩半)犀角屑(一兩)黑豆皮(一兩)去瓤)上為散
麝香朱砂丸
(出醫(yī)方大成)
治咽喉閉塞腫痛。或作瘡癤?;蛏啾灸[脹。滿口生
瘡。津液難燒寒水石〔揀凈一(升)斤〕南硼砂(三兩)鉛白霜龍腦(各三錢)麝香(二錢)甘草如梧桐子大
奪命丹治危急咽喉風(fēng)熱毒腫。閉塞涎壅。氣不得通。水藥不下。以致難救者。
黃連井泉石寒水石五倍子(去瓤)白礬訶子(去核)鉛白霜黃丹(各三錢)上為瘡證
升麻湯治喉中痛。閉寒不通。
升麻(銼)木通(各一兩)射干絡(luò)石羚羊角〔鎊各三(分)兩〕芍藥淡竹葉(洗)杏片。
煎
川升麻散
治咽喉閉塞不通。疼痛。飲食不得。
川升麻(半兩)絡(luò)石(一兩)當(dāng)歸(半兩)射干(半兩)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以水一中
犀角丸
治咽喉閉塞不通。含咽。
犀角屑(半兩)羚羊角屑(半兩)川升麻(半兩)生干地黃(半兩)黃(半兩銼)甘草(每日四五
皂莢煎
治咽喉閉塞腫悶。宜點(diǎn)。
皂莢(七梃不者)四字古錢(二十文)麻根(一大握)天劍根(一握洗凈)白藺刺根(以水二升浸餳
玄參散
治熱毒伏在心脾。攻于咽喉。心胸脹滿。口噤。
玄參(一兩)牛蒡子(一兩微炒)川升麻(一兩)木香(半兩)犀角屑(一兩)甘草(一兩煎至六分
無比散
(出濟(jì)生拔粹方)
治咽喉。
青黛白僵蠶甘草馬牙硝板藍(lán)根紫河車薄荷桔梗(各等分)上為細(xì)末。
干摻。
藜蘆散
(出朱氏集驗(yàn)方)
藜蘆白礬(少各三錢)豬牙皂角(三條蜜炙)雄黃(一錢)粉草北薄荷(各二錢)上
乳香散
乳香青黛樸硝硼砂粉草雄黃上各等分為細(xì)末。干下一字。
茯苓湯治咽喉閉塞不利。
治咽喉閉塞不通。
用馬屁勃。煎濃汁灌之。
漏蘆丸治臟腑積熱發(fā)為腫毒。時(shí)疫疙疸。頭面紅腫。咽嗌堵塞。水藥不下。一切
危惡疫癘漏蘆升麻大黃黃芩藍(lán)葉玄參(各三兩)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煎。腫熱甚。
加
射干丸
治咽喉閉塞不通。含化。
射干(一兩)川升麻(一兩)豆豉(半兩)芎(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丸。
含
治咽喉閉塞口噤
(出圣惠方)桂心(一兩)羌活(一兩)石膏(三兩)甘草(半兩生銼)川升麻(半兩)羚羊角屑(半兩)
五香散
(出衛(wèi)生家寶方)
治咽喉腫。病諸惡氣結(jié)塞不通。急宜服之。
(出醫(yī)方大成)木香沉香雞舌香薰陸香(各一兩)麝香(研三分)上為末。入麝香研令勻。
每服二錢
通氣散
(出瘡科精要)
治時(shí)氣頭面赤腫?;蜓屎黹]塞不通。用之取嚏噴七八
遍。泄出其毒則玄胡(一兩半)藜蘆(半兩)躑躅花(二錢半)川芎豬牙皂角(各一兩)上為細(xì)末。
每用
硼砂散
(一名真圣散出王氏博濟(jì)方)
治咽喉閉塞。
硼砂(研)膽礬(研各一分)馬牙硝(研半兩)龍腦(一錢)鉛白霜(三錢)上研細(xì)。
每以
龍腦散
治咽喉閉塞疼痛。
龍腦(一分)石膏(二兩細(xì)研水飛過)滑石(半兩)朱砂(一分)硼砂(一分)上細(xì)研為
升麻丸
治咽喉閉塞。津液不通。
川升麻(半兩)白礬(一分)馬藺子(一分)馬牙硝(一分)玄參(一分)上為末。煉蜜和
治咽喉閉塞口噤方
(出圣惠方)皂莢針(一兩銼)楸白皮〔一(半)兩銼〕芎(三分)羌活(三分)桂心(三分)上為
(出濟(jì)生方)
治腫塞咽門不能咽。
射干(麩炒黃)杏仁(麩炒黃)玄參(一方作人參)附子(炮去皮臍)桂心(不見火各等分)
漱口地黃散
(出御藥院方)
治脾熱風(fēng)熱。上攻咽喉腫痛生瘡。閉塞不通。或生
舌脹。
黃芩(八兩)甘草(生二兩半)荊芥穗(二兩)薄荷葉(一兩)上為細(xì)末。每用二錢。
水
四神散
川大黃寒水石(各一兩)牛蒡子芒硝(各半兩)上為細(xì)末。新水調(diào)涂腫上。咽喉腫塞
救生散
(一名如圣散)
治時(shí)疾頭面腫。咽喉腫塞氣息難通。
山豆根(一兩)北大黃川升麻樸硝(生各半兩)上為末。煉蜜丸如皂子大。每一粒以薄
泄熱湯治咽喉閉塞不通。
大黃(炮)甘草(炙各一兩)芒硝(研)防風(fēng)(去叉各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煎八分去滓。溫服。不計(jì)時(shí)候。
如圣散
(出衛(wèi)生寶鑒)
治時(shí)氣纏喉風(fēng)。漸入咽塞。水谷不下。牙關(guān)緊急。不省
人事。
雄黃(細(xì)研)白礬(飛過)藜蘆(濃去皮用心并生用)豬牙皂角(去皮炙黃)上各等分。為
立通散治咽喉閉塞不通。
蚰蜒(陰干二七條)礬(半生半燒一分)白梅肉(炒燥二七枚)上為散。每用半錢匕。
吹入
消毒散治喉腫。
當(dāng)歸荊芥甘草(各等分)上為末。水煎三五錢。去滓漱。
郁金散治咽喉至重者。
郁金〔四枚(二兩)〕白僵蠶鴨嘴膽礬(各半兩)全蝎(兩個(gè))山豆根(二錢半)豬牙皂每服半錢。
燒煙嗅
牛蒡子(半兩)馬牙硝(半兩)甘草(半兩生銼)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半棗大。
日四五度。
治咽喉閉不通
(出圣惠方)赤馬糞汁(一合)生姜汁(一合)童子小便(一合)上相和攪令勻。徐徐灌入喉中。即立通
膽礬散
(出直指方)
治酒面熱盛。咽喉腫結(jié)閉塞。
鴨嘴膽礬(半錢)全蝎(二個(gè))上為末。以雞羽蘸藥入喉中。須臾破開聲出。次用生青薄
比金散治咽喉閉塞不通。
白僵蠶(直者生用)蛇蛻皮(燒灰)上等分。細(xì)研為散。每服半錢匕。摻咽內(nèi)。咽津無妨。
砂散
(出圣惠方)砂馬牙硝(各等分)上細(xì)研令勻。用銅箸頭于水中蘸濕。藥末點(diǎn)于咽喉中。
又方
(出圣惠方)馬藺花(二兩)蔓荊子(一兩)上為散。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暖水調(diào)下一錢。
(出圣惠方)羌活(三兩細(xì)研)牛蒡子(二兩杵羅為末)上先以水三大盞。煎羌活取一大盞半。
去滓。
入
去毒丸治一切喉風(fēng)閉塞咽喉。
青綠(信州者微赤)胡粉上味等分。研為末。醋煮面糊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
薄荷暖
治風(fēng)熱閉塞咽喉。遍身浮腫方。
(出圣惠方)用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杵為末。熱酒調(diào)下一錢匕。立瘥。一方。搗碎。以綿裹二錢。
熱
(出圣惠方)用雄雀糞細(xì)研。每服溫水調(diào)。灌半錢匕。
治咽喉閉塞不通
(出圣惠方)用桑上白耳。不拘多少。搗羅為末。以生蜜浸。每用半匙。綿裹。含化。旋旋咽下。須臾即
治咽喉閉塞不通甚者。宜此方。
(出圣惠方)用無患子皮半兩。含之。微微咽汁。即立瘥。
治咽喉閉塞腫痛。水米不通方。
(出圣惠方)用蝸牛蟲一枚。綿裹。水浸含之。須臾便通。
治喉閉垂命不辨人方
(出圣惠方)用銅黃如杏核大。熟湯研化灌之。立愈。
治咽喉閉塞。喘息不通。須臾欲絕方。
用地龍一條爛研。納雞子白相和。攪令勻。便瀉入口。即通。
(出圣惠方)用豬牙皂莢三梃。涂酥炙令黃。搗羅為末。每服蜜水調(diào)半錢。
治咽閉。
用臘月豬尾燒末。水服之。
用含雞屎白。
治咽喉疾。
用臘月豬膽一個(gè)。同枯礬、大黃、青黛、甘草、牙硝為細(xì)末。入在豬膽內(nèi)。陰干為細(xì)末。
用
治喉風(fēng)腫。
用鴨嘴膽礬為細(xì)末。醋煎一二沸。呷入口。吐即愈。如吐不止。呷米飲即止。
青金散治咽喉
(出儒門事親書)用益元散。加薄荷、青黛、生蜜。丸如彈子大。噙化。
治咽喉塞。鼻中瘡出。及干嘔頭痛。食不下方。
用生雞子一顆。開頭取白去黃。著米酢拌?;痤D沸起。擎下沸定。更頓三度成就。熱飲酢
治喉閉咽塞不通甚者。
用巴豆去皮。針線穿。咽入KT出。一方。用一枚去大皮。鉆中心。綿裹。令有出氣處。
納于
治喉碧玉散
(一名羅青散出御藥院方)
治心肺積熱。上攻咽喉腫痛閉塞。水漿
不下。或生喉
如圣湯治咽喉噎塞??饶撗?。
桔梗(二兩)甘草(炙)陳皮半夏(姜汁炙各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半
大青煎
治喉中熱塞。及舌上生瘡。
大青黃柏(去粗皮蜜炙)升麻射干薔薇根(各半兩)苦竹葉(細(xì)切一握)生地黃(半煎取一升
治喉閉咽痛。
用馬勃去膜。以蜜揉拌。少以水調(diào)。呷之。
治咽喉閉塞及噎。湯水難下。宜服此方。
用牛涎一大盞。入少許鹽攪和。頓服。立瘥。
用白礬如棋子大。含之。須臾便通。
礬硝散治咽喉閉塞腫痛。
治一切壅熱。咽喉腫閉不能咽物??谏嗌彙I喔o強(qiáng)。言不正。腮項(xiàng)腫痛。
蒲黃青黛硼砂焰硝甘草(各等分)上為細(xì)末。每用手指捻摻于喉中。津咽或冷水
治喉中塞。
以懸鉤莖。燒為末服之。良。
(公元 588 年)劉宋,雷斅著。三卷。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原書已佚,其內(nèi)容散見于《證類本草》中,近人有輯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夫咽喉者。生于肺胃之氣也。咽者咽也。言可咽物。又謂之嗌。主通利水谷胃氣道路。
故為以通有則平亦飲食如故。咽喉之病甚急。不可妄用針?biāo)帯?/p>
方
會(huì)仙救苦丹
(出圣惠方)
治咽喉閉塞不通。有妨咽物。亦治骨鯁。
揀甘草寒水石(燒)烏魚骨白僵蠶(各一兩)縮砂仁(炒)白茯苓貫眾(各半兩)麝砂為衣
二參湯治心肺蘊(yùn)熱。咽喉閉塞不通。
玄參紫參白藥大黃(銼炒)山梔子(去皮)地骨皮(洗焙)甘草(炙銼)柴胡(去苗)七分。
食后去
天門冬煎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咽喉腫塞。
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款冬花(半兩)貝母(去心焙)紫菀(去苗土地黃汁(一升)于銀器
烏膏夫喉嚨者。脾胃之候。若臟熱喉則腫塞。神氣不通。服之。
生烏(即射干十兩)升麻(三兩)羚羊角通草(一作木通)芍藥(各二兩)生地黃(切苦酒一升淹細(xì)
硼砂散治咽喉瘡腫。氣塞不通。
硼砂白僵蠶百藥煎川芎(各三錢)山豆根盆硝薄荷紫河車(各半兩)青黛(一
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咽喉閉塞疼痛??卩?。
川升麻(一兩)防風(fēng)(半兩去蘆頭)黃(半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細(xì)辛(一分)黃為散。
半夏散
(出圣惠方)
治心脾風(fēng)熱。咽喉閉塞??卩洹?/p>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玄參(一兩)川升麻(一兩半)犀角屑(一兩)黑豆皮(一兩)去瓤)上為散
麝香朱砂丸
(出醫(yī)方大成)
治咽喉閉塞腫痛。或作瘡癤?;蛏啾灸[脹。滿口生
瘡。津液難燒寒水石〔揀凈一(升)斤〕南硼砂(三兩)鉛白霜龍腦(各三錢)麝香(二錢)甘草如梧桐子大
奪命丹治危急咽喉風(fēng)熱毒腫。閉塞涎壅。氣不得通。水藥不下。以致難救者。
黃連井泉石寒水石五倍子(去瓤)白礬訶子(去核)鉛白霜黃丹(各三錢)上為瘡證
升麻湯治喉中痛。閉寒不通。
升麻(銼)木通(各一兩)射干絡(luò)石羚羊角〔鎊各三(分)兩〕芍藥淡竹葉(洗)杏片。
煎
川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咽喉閉塞不通。疼痛。飲食不得。
川升麻(半兩)絡(luò)石(一兩)當(dāng)歸(半兩)射干(半兩)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以水一中
犀角丸
(出圣惠方)
治咽喉閉塞不通。含咽。
犀角屑(半兩)羚羊角屑(半兩)川升麻(半兩)生干地黃(半兩)黃(半兩銼)甘草(每日四五
皂莢煎
(出圣惠方)
治咽喉閉塞腫悶。宜點(diǎn)。
皂莢(七梃不者)四字古錢(二十文)麻根(一大握)天劍根(一握洗凈)白藺刺根(以水二升浸餳
玄參散
(出圣惠方)
治熱毒伏在心脾。攻于咽喉。心胸脹滿。口噤。
玄參(一兩)牛蒡子(一兩微炒)川升麻(一兩)木香(半兩)犀角屑(一兩)甘草(一兩煎至六分
無比散
(出濟(jì)生拔粹方)
治咽喉。
青黛白僵蠶甘草馬牙硝板藍(lán)根紫河車薄荷桔梗(各等分)上為細(xì)末。
干摻。
藜蘆散
(出朱氏集驗(yàn)方)
治咽喉。
藜蘆白礬(少各三錢)豬牙皂角(三條蜜炙)雄黃(一錢)粉草北薄荷(各二錢)上
乳香散
(出朱氏集驗(yàn)方)
治咽喉。
乳香青黛樸硝硼砂粉草雄黃上各等分為細(xì)末。干下一字。
茯苓湯治咽喉閉塞不利。
治咽喉閉塞不通。
用馬屁勃。煎濃汁灌之。
漏蘆丸治臟腑積熱發(fā)為腫毒。時(shí)疫疙疸。頭面紅腫。咽嗌堵塞。水藥不下。一切
危惡疫癘漏蘆升麻大黃黃芩藍(lán)葉玄參(各三兩)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煎。腫熱甚。
加
射干丸
(出圣惠方)
治咽喉閉塞不通。含化。
射干(一兩)川升麻(一兩)豆豉(半兩)芎(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丸。
含
治咽喉閉塞口噤
(出圣惠方)桂心(一兩)羌活(一兩)石膏(三兩)甘草(半兩生銼)川升麻(半兩)羚羊角屑(半兩)
五香散
(出衛(wèi)生家寶方)
治咽喉腫。病諸惡氣結(jié)塞不通。急宜服之。
(出醫(yī)方大成)木香沉香雞舌香薰陸香(各一兩)麝香(研三分)上為末。入麝香研令勻。
每服二錢
通氣散
(出瘡科精要)
治時(shí)氣頭面赤腫?;蜓屎黹]塞不通。用之取嚏噴七八
遍。泄出其毒則玄胡(一兩半)藜蘆(半兩)躑躅花(二錢半)川芎豬牙皂角(各一兩)上為細(xì)末。
每用
硼砂散
(一名真圣散出王氏博濟(jì)方)
治咽喉閉塞。
硼砂(研)膽礬(研各一分)馬牙硝(研半兩)龍腦(一錢)鉛白霜(三錢)上研細(xì)。
每以
龍腦散
(出圣惠方)
治咽喉閉塞疼痛。
龍腦(一分)石膏(二兩細(xì)研水飛過)滑石(半兩)朱砂(一分)硼砂(一分)上細(xì)研為
升麻丸
(出圣惠方)
治咽喉閉塞。津液不通。
川升麻(半兩)白礬(一分)馬藺子(一分)馬牙硝(一分)玄參(一分)上為末。煉蜜和
治咽喉閉塞口噤方
(出圣惠方)皂莢針(一兩銼)楸白皮〔一(半)兩銼〕芎(三分)羌活(三分)桂心(三分)上為
射干丸
(出濟(jì)生方)
治腫塞咽門不能咽。
射干(麩炒黃)杏仁(麩炒黃)玄參(一方作人參)附子(炮去皮臍)桂心(不見火各等分)
漱口地黃散
(出御藥院方)
治脾熱風(fēng)熱。上攻咽喉腫痛生瘡。閉塞不通。或生
舌脹。
黃芩(八兩)甘草(生二兩半)荊芥穗(二兩)薄荷葉(一兩)上為細(xì)末。每用二錢。
水
四神散
川大黃寒水石(各一兩)牛蒡子芒硝(各半兩)上為細(xì)末。新水調(diào)涂腫上。咽喉腫塞
救生散
(一名如圣散)
治時(shí)疾頭面腫。咽喉腫塞氣息難通。
山豆根(一兩)北大黃川升麻樸硝(生各半兩)上為末。煉蜜丸如皂子大。每一粒以薄
泄熱湯治咽喉閉塞不通。
大黃(炮)甘草(炙各一兩)芒硝(研)防風(fēng)(去叉各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煎八分去滓。溫服。不計(jì)時(shí)候。
如圣散
(出衛(wèi)生寶鑒)
治時(shí)氣纏喉風(fēng)。漸入咽塞。水谷不下。牙關(guān)緊急。不省
人事。
雄黃(細(xì)研)白礬(飛過)藜蘆(濃去皮用心并生用)豬牙皂角(去皮炙黃)上各等分。為
立通散治咽喉閉塞不通。
蚰蜒(陰干二七條)礬(半生半燒一分)白梅肉(炒燥二七枚)上為散。每用半錢匕。
吹入
消毒散治喉腫。
當(dāng)歸荊芥甘草(各等分)上為末。水煎三五錢。去滓漱。
郁金散治咽喉至重者。
郁金〔四枚(二兩)〕白僵蠶鴨嘴膽礬(各半兩)全蝎(兩個(gè))山豆根(二錢半)豬牙皂每服半錢。
燒煙嗅
治咽喉閉塞不通。含咽。
牛蒡子(半兩)馬牙硝(半兩)甘草(半兩生銼)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半棗大。
日四五度。
治咽喉閉不通
(出圣惠方)赤馬糞汁(一合)生姜汁(一合)童子小便(一合)上相和攪令勻。徐徐灌入喉中。即立通
膽礬散
(出直指方)
治酒面熱盛。咽喉腫結(jié)閉塞。
鴨嘴膽礬(半錢)全蝎(二個(gè))上為末。以雞羽蘸藥入喉中。須臾破開聲出。次用生青薄
比金散治咽喉閉塞不通。
白僵蠶(直者生用)蛇蛻皮(燒灰)上等分。細(xì)研為散。每服半錢匕。摻咽內(nèi)。咽津無妨。
砂散
(出圣惠方)砂馬牙硝(各等分)上細(xì)研令勻。用銅箸頭于水中蘸濕。藥末點(diǎn)于咽喉中。
又方
(出圣惠方)馬藺花(二兩)蔓荊子(一兩)上為散。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暖水調(diào)下一錢。
治咽喉閉塞口噤方
(出圣惠方)羌活(三兩細(xì)研)牛蒡子(二兩杵羅為末)上先以水三大盞。煎羌活取一大盞半。
去滓。
入
去毒丸治一切喉風(fēng)閉塞咽喉。
青綠(信州者微赤)胡粉上味等分。研為末。醋煮面糊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
薄荷暖
治風(fēng)熱閉塞咽喉。遍身浮腫方。
(出圣惠方)用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杵為末。熱酒調(diào)下一錢匕。立瘥。一方。搗碎。以綿裹二錢。
熱
治咽喉閉塞口噤方
(出圣惠方)用雄雀糞細(xì)研。每服溫水調(diào)。灌半錢匕。
治咽喉閉塞不通
(出圣惠方)用桑上白耳。不拘多少。搗羅為末。以生蜜浸。每用半匙。綿裹。含化。旋旋咽下。須臾即
治咽喉閉塞不通甚者。宜此方。
(出圣惠方)用無患子皮半兩。含之。微微咽汁。即立瘥。
治咽喉閉塞腫痛。水米不通方。
(出圣惠方)用蝸牛蟲一枚。綿裹。水浸含之。須臾便通。
治喉閉垂命不辨人方
(出圣惠方)用銅黃如杏核大。熟湯研化灌之。立愈。
治咽喉閉塞。喘息不通。須臾欲絕方。
用地龍一條爛研。納雞子白相和。攪令勻。便瀉入口。即通。
又方
(出圣惠方)用豬牙皂莢三梃。涂酥炙令黃。搗羅為末。每服蜜水調(diào)半錢。
治咽閉。
用臘月豬尾燒末。水服之。
又方
用含雞屎白。
治咽喉疾。
用臘月豬膽一個(gè)。同枯礬、大黃、青黛、甘草、牙硝為細(xì)末。入在豬膽內(nèi)。陰干為細(xì)末。
用
治喉風(fēng)腫。
用鴨嘴膽礬為細(xì)末。醋煎一二沸。呷入口。吐即愈。如吐不止。呷米飲即止。
青金散治咽喉
(出儒門事親書)用益元散。加薄荷、青黛、生蜜。丸如彈子大。噙化。
治咽喉塞。鼻中瘡出。及干嘔頭痛。食不下方。
用生雞子一顆。開頭取白去黃。著米酢拌?;痤D沸起。擎下沸定。更頓三度成就。熱飲酢
治喉閉咽塞不通甚者。
用巴豆去皮。針線穿。咽入KT出。一方。用一枚去大皮。鉆中心。綿裹。令有出氣處。
納于
治喉碧玉散
(一名羅青散出御藥院方)
治心肺積熱。上攻咽喉腫痛閉塞。水漿
不下。或生喉
如圣湯治咽喉噎塞??饶撗?。
桔梗(二兩)甘草(炙)陳皮半夏(姜汁炙各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半
大青煎
(出圣濟(jì)總錄)
治喉中熱塞。及舌上生瘡。
大青黃柏(去粗皮蜜炙)升麻射干薔薇根(各半兩)苦竹葉(細(xì)切一握)生地黃(半煎取一升
治喉閉咽痛。
用馬勃去膜。以蜜揉拌。少以水調(diào)。呷之。
治咽喉閉塞及噎。湯水難下。宜服此方。
用牛涎一大盞。入少許鹽攪和。頓服。立瘥。
治咽喉閉塞腫痛。水米不通方。
用白礬如棋子大。含之。須臾便通。
礬硝散治咽喉閉塞腫痛。
治一切壅熱。咽喉腫閉不能咽物??谏嗌彙I喔o強(qiáng)。言不正。腮項(xiàng)腫痛。
蒲黃青黛硼砂焰硝甘草(各等分)上為細(xì)末。每用手指捻摻于喉中。津咽或冷水
治喉中塞。
以懸鉤莖。燒為末服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