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肛門赤痛(附論)

    作者: 朱梓

    夫肛門大腸之候。其氣虛。為風(fēng)熱所乘。熱氣擊搏。故令肛門赤痛也。

    檳榔散

    (出圣惠方)

    治大腸風(fēng)壅。氣毒攻肛門。赤腫疼痛。

    檳榔川大黃(炙各一兩)沉香赤芍藥防風(fēng)(去蘆)芎犀角屑甘草(炙銼各半服。

    牛蒡子散

    (出圣惠方)

    治大腸風(fēng)毒。肛門赤痛。令人煩熱。坐臥不安。

    牛蒡子(炒)川大黃(銼炒各一兩)黃(銼)白蒺藜(炒去刺)枳殼(麩炒去瓤三分)當(dāng)滓食前溫服。

    大黃散

    (出圣惠方)

    治大腸風(fēng)熱所攻。肛門赤腫。

    川大黃(銼炒)黃芩黃玄參(各一兩)丹參(三分)赤芍藥(半兩)枳殼(一兩麩炒

    治大腸風(fēng)壅。氣毒攻肛門。赤腫疼痛。

    (出圣惠方)枳殼(麩炒去瓤)芎沉香(各半兩)川樸硝(一兩五錢)川大黃(一兩銼炒)甘草(

    又方

    (出圣惠方)皂莢樹白皮(一兩涂酥炙)甘草(半兩炙銼)枳殼(二分麩炒去瓤)上為末。每服二錢。食

    治谷道。赤腫痛。又癢方。

    用杏仁杵作膏敷之。一方熬令黃。搗。以綿涂導(dǎo)之。

    又方

    (出本草)用雄黃涂在上良。

    治肛門腫痛。

    用木鱉子去殼取肉。四五枚。研如泥。安新瓷器或木盆內(nèi)。以沸湯沖動熏洗了。取少許涂患

    又方

    (出海上名方)用枳殼燒熏。煎枳殼洗。服枳殼末為上藥。

    地榆散

    (出御藥院方)

    治肛門痛癢或腫。

    地榆荊芥穗蛇床子蒴苦參(各等分)上咀。每用藥一匙。水一碗。煎二三沸

    三黃丸

    (出危氏方)

    治肛門腫痛?;蛳迈r血。

    黃連黃芩大黃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熟水吞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