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針灸》 肩背酸痛

    作者: 朱梓

    治肩背不舉(資生經(jīng))。穴浮白療肩背連胸痛。不可俯仰 穴神堂治肩背急。引缺盆痛 穴商陽治溫瘧肩背痛。穴治肩背痛。穴中府治肩背急。穴附分治肩痛胸腹?jié)M。灑淅寒熱。肩背急。穴神堂治肩背急。腰脊強不得俯仰。穴三焦俞治肩背頸項痛。穴涌泉治肩背痛。穴天牖 缺盆 神道 大杼 天突 水道 巨骨治肩背寒痙。肩胛內(nèi)廉痛。穴膈俞 京門 尺澤治肩背痛欲折 穴天柱療肩痛 穴肝俞治肩痛周痹氣注肩膊拘急疼悶痛 穴曲垣治肩背熱痛。而寒至肘。又療肩痛發(fā)寒熱。引項強。穴肩井治頸項不得顧。肩膊悶。兩手不得向頭?;蛞驌鋫?。穴肩外俞治肩痛不能舉。穴云門 秉風(fēng)治肩中熱痛。穴肩貞治肩胛痛。穴天宗治肩痛。引項不得顧。穴天窗療膊胛小指痛。穴前谷療肩欲折。穴養(yǎng)老療肩不舉。不能衣帶。穴青靈療肩重不舉。穴肩治肩痛欲折。穴養(yǎng)老 天柱治肩痛不可屈伸。穴天井治肩重痛不舉。穴曲池 天治肩痛不能搖動。穴巨骨治肩胛痛。而寒至肘。穴肩外俞治肩腋前痛。與胸相引。穴前腋治肩 痛。穴后溪治肩肘痛引頸項急。寒熱。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煩悶。穴天治厥逆肩臂不舉。穴章門治肩重不能舉臂肘。穴肩治肩背不得屈伸。穴巨骨治肩引胸臂急。穴居治寒熱肩腫。引胛中痛。臂酸無力。穴療肩臂酸重。穴支溝治肩臂酸重。穴關(guān)沖治肩臂疼。穴腕骨治肩重臂痛。穴天宗治肩背寒栗。少氣不足以息。寒厥。交兩手而驚。凡實則肩背熱。背汗出。四肢暴腫。

    虛則肩寒栗。氣不足以息 穴列缺治頸項及肩背痛。穴天井治腰背痛。灸三焦俞治背膊急。穴大椎治背痛身熱。穴下焦俞治肩腫不得顧。穴氣舍王氏云。肩背酸疼。諸家針灸論之詳矣。當(dāng)隨病證針灸之?;虮成舷忍邸K鞝恳缟咸壅?。

    乃是膏肓為患。千金外臺固云。按之自覺牽引于肩中是也。當(dāng)灸膏肓俞。則肩背自不疼矣。

    予嘗患肩背痛。已。灸膏肓俞。其痛猶未已。遂灸肩井三壯而愈。以此知雖灸膏肓。而他處亦不可不灸云。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葉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基礎(chǔ)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xué)術(shù)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陳嘉謨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楊時泰
  • 作者:
    唐宗海
  • 作者:
    劉宋、雷學(xué)所著
  •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xué)習(xí)。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