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shù)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查古籍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shù)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分娩后.眼見黑花.頭?;钑灒恢耸拢^之血暈.其因有三.
一由勞倦甚而氣竭神昏.
二由血大脫而氣絕暈厥.
三由痰火乘虛泛上.而神氣不清.
此三者.皆魂不隨神往來.而機運幾息也.醫(yī)者若偏信古方.認(rèn)暈為惡血搶心.而輕用散血之劑.或偏認(rèn)為痰火.而無補.
專一消降之方.此誤人之命者也.當(dāng)急服大料生化湯.先行塊定痛.如實系形色脫.或汗多而暈脫.皆急服生化湯一帖后.即加人參二三錢.如系勞倦甚而暈.及血崩氣脫而暈.并連灌兩帖后.加人參二三錢.?dāng)嗖豢梢蓞檠a.而緩用.如或真系痰火乘虛泛上而暈.可于生化湯內(nèi).加橘紅四分.若虛甚亦加人參.如系肥人多痰.再加竹瀝七分.生姜汁少許.以上三等暈癥.并不可用破血等方.如塊痛甚.將藥煎送益母丸.或鹿角灰.或元胡散.或獨產(chǎn)后形色脫暈.或汗多脫暈.
加參生化湯
川芎 當(dāng)歸(各四錢) 姜炭 炙甘草(各四分) 桃仁(十粒) 人參(三錢) 荊芥(四分) 棗(一枚)
煎服.如脈脫形脫將絕之癥.可加人參(三四錢) 頻灌救.汗多亦然.若無汗不脫.只服大料生化湯.不必加參.如左手足脈脫.亦系危癥.必須加參.如血塊痛甚.加肉桂(七分) 渴加麥冬(一錢) 五味子(十粒) 汗多加麻黃根(一錢) 如塊不痛.可參、 并用凡治產(chǎn)后諸危急癥.必一日一夜.頻服三四帖.方可扶危變吉.否則若照常則不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