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查古籍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zé)岵W(xué)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fēng)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歌】聞?wù)f鬼胎如抱甕,面青脈澀腹如冰,雄黃斬鬼班玄散,先哲傳留暗室燈。
【論】人之臟腑調(diào)和,氣血充實(shí),則風(fēng)邪鬼魅不能干之,若榮衛(wèi)虛損,精神衰弱,妖魅魍魎得入臟腑,狀如懷子,名曰鬼胎。虞天民曰∶鬼胎屬思想所致,蓋晝之所思,即夜之所見。凡男女之性淫而虛者,肝腎相火無時不起,故勞怯,人多夢與鬼交,故鬼者為胎也。非實(shí)有鬼,神交接成胎也。故曰思想無窮,所愿不遂,發(fā)為白淫白濁,流于子宮,結(jié)為鬼胎。本婦自己血液淫精結(jié)聚成塊耳。
【方】
雄黃丸
雄黃 鬼白 莽草 朱砂 巴豆(去油各五錢) 獺肝(炙黃八錢) 蜥蜴(炙) 蜈蚣(各一條炙)
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溫酒下,頃下如蛇蟲乃愈。
斬鬼丹
吳茱萸 川芎 秦艽 柴胡 芫花(醋炙) 巴戟 巴豆霜 姜蠶
蜜丸酒下七丸,出惡物愈。
班玄丸
斑蝥(炒) 玄胡索(各三錢)
末服五分酒下,酒糊丸服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