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證妊娠之后,心煩易怒,郁悶寡歡,兩脅脹痛,口苦,舌紅,苔黃而干,脈弦數(shù)。
「病機」 肝郁化火,上攏心神。
「治法」 疏肝解郁,清熱除煩。
「方藥」丹梔逍遙散(《內(nèi)科摘要》)加減。
當(dāng)歸 白芍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薄荷 梔子 黃芩 竹茹 香附子
本方為丹梔逍遙散去柴胡、丹皮、煨姜,加黃芩、竹茹、香附子。
方中香附子、薄荷疏肝解郁;當(dāng)歸。白芍補血柔肝;白術(shù)、茯苓、甘草健脾和中;梔子、黃芩、竹茹清熱除煩。諸藥合用, 共收疏肝解郁,清熱除煩之效。
(公元 588 年)劉宋,雷斅著。三卷。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原書已佚,其內(nèi)容散見于《證類本草》中,近人有輯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證妊娠之后,心煩易怒,郁悶寡歡,兩脅脹痛,口苦,舌紅,苔黃而干,脈弦數(shù)。
「病機」 肝郁化火,上攏心神。
「治法」 疏肝解郁,清熱除煩。
「方藥」丹梔逍遙散(《內(nèi)科摘要》)加減。
當(dāng)歸 白芍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薄荷 梔子 黃芩 竹茹 香附子
本方為丹梔逍遙散去柴胡、丹皮、煨姜,加黃芩、竹茹、香附子。
方中香附子、薄荷疏肝解郁;當(dāng)歸。白芍補血柔肝;白術(shù)、茯苓、甘草健脾和中;梔子、黃芩、竹茹清熱除煩。諸藥合用, 共收疏肝解郁,清熱除煩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