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通過性接觸被感染后,經(jīng)潛伏期1~7天后,開始在入侵的陰唇,陰蒂,陰道口發(fā)生紅色斑疹,水皰或膿皰,中心軟化形成膿瘡,迅速形成浸潤性潰瘍。潰瘍呈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邊緣薄,不整齊,觸之較軟,周圍有炎癥性紅暈。潰瘍基底凹凸不平,有較多的膿性壞死性分泌物,潰瘍附著豬油樣苔膜,去除后可見高低不平的肉茅增生組織,觸之有疼痛感,易出血。由于性接觸的方式不同,軟下疳也可發(fā)于肛門、手指、口唇、舌、乳房等部位。
(一)濕熱蘊結
「主證」 除上述疳瘡之癥外,發(fā)病急,患處紅腫熱痛,小便艱澀,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病機」 毒邪侵染,濕熱蘊結。
「治法」 清熱瀉火,解毒利濕。
「方藥」解毒木通湯(《外科正宗》)加味。
木通 黃連 龍膽草 瞿麥 滑石 山梔 黃柏 知母 蘆薈 甘草 燈芯 土茯苓 魚腥草 蒲公英
本方為解毒木通湯加土茯苓、魚腥草、蒲公英。
方中黃連、龍膽草、黃柏清熱燥濕;山梔、甘草、知母清熱瀉火;土茯苓、魚膽草、蒲公英清熱解毒;蘆薈瀉火通便;木通、瞿麥、滑石、燈芯清熱利濕。
(二)熱毒內(nèi)熾
「主證」 疳瘡潰爛成瘡,膿血淋漓,臭穢難聞,患處紅腫疼痛,小便艱澀疼痛,伴見一組里⑻之癥。
「病機」 熱毒內(nèi)熾。
「治法」 瀉火解毒。
「方藥」五味消毒飲(《醫(yī)宗金鑒》)合黃連解毒湯(《外臺秘要》引崔氏方)加味。
銀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 黃連 黃參 黃柏 梔子 大黃 土茯苓 連翹
本方為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加大黃、土茯苓、連翹。
方中諸藥皆為清熱解毒,瀉火療瘡之品。
(三)陰虛火旺
「主證」 疳瘡潰爛,久不愈合,伴見一組腎陰虛⒂之癥。
「病機」 肝腎虧損,陰虛火旺。
「治法」 滋陰瀉火,補益肝腎。
「方藥」知柏地黃丸(《醫(yī)宗金鑒》)加味。
熟地 山茱梁 山藥 澤瀉 茯苓 丹皮 知母 黃柏 土茯苓 地骨皮 玄參
本方為知柏地黃丸加土茯苓、地骨皮、玄參。
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藥滋補肝腎之陰;丹皮清肝涼血;知母、黃柏滋陰瀉火;地骨皮清退虛火;土茯苓解毒利濕;澤瀉、茯苓利水滲濕;玄參滋陰清熱,解毒療瘡。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所以主張溫補。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通過性接觸被感染后,經(jīng)潛伏期1~7天后,開始在入侵的陰唇,陰蒂,陰道口發(fā)生紅色斑疹,水皰或膿皰,中心軟化形成膿瘡,迅速形成浸潤性潰瘍。潰瘍呈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邊緣薄,不整齊,觸之較軟,周圍有炎癥性紅暈。潰瘍基底凹凸不平,有較多的膿性壞死性分泌物,潰瘍附著豬油樣苔膜,去除后可見高低不平的肉茅增生組織,觸之有疼痛感,易出血。由于性接觸的方式不同,軟下疳也可發(fā)于肛門、手指、口唇、舌、乳房等部位。
(一)濕熱蘊結
「主證」 除上述疳瘡之癥外,發(fā)病急,患處紅腫熱痛,小便艱澀,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病機」 毒邪侵染,濕熱蘊結。
「治法」 清熱瀉火,解毒利濕。
「方藥」解毒木通湯(《外科正宗》)加味。
木通 黃連 龍膽草 瞿麥 滑石 山梔 黃柏 知母 蘆薈 甘草 燈芯 土茯苓 魚腥草 蒲公英
本方為解毒木通湯加土茯苓、魚腥草、蒲公英。
方中黃連、龍膽草、黃柏清熱燥濕;山梔、甘草、知母清熱瀉火;土茯苓、魚膽草、蒲公英清熱解毒;蘆薈瀉火通便;木通、瞿麥、滑石、燈芯清熱利濕。
(二)熱毒內(nèi)熾
「主證」 疳瘡潰爛成瘡,膿血淋漓,臭穢難聞,患處紅腫疼痛,小便艱澀疼痛,伴見一組里⑻之癥。
「病機」 熱毒內(nèi)熾。
「治法」 瀉火解毒。
「方藥」五味消毒飲(《醫(yī)宗金鑒》)合黃連解毒湯(《外臺秘要》引崔氏方)加味。
銀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 黃連 黃參 黃柏 梔子 大黃 土茯苓 連翹
本方為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加大黃、土茯苓、連翹。
方中諸藥皆為清熱解毒,瀉火療瘡之品。
(三)陰虛火旺
「主證」 疳瘡潰爛,久不愈合,伴見一組腎陰虛⒂之癥。
「病機」 肝腎虧損,陰虛火旺。
「治法」 滋陰瀉火,補益肝腎。
「方藥」知柏地黃丸(《醫(yī)宗金鑒》)加味。
熟地 山茱梁 山藥 澤瀉 茯苓 丹皮 知母 黃柏 土茯苓 地骨皮 玄參
本方為知柏地黃丸加土茯苓、地骨皮、玄參。
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藥滋補肝腎之陰;丹皮清肝涼血;知母、黃柏滋陰瀉火;地骨皮清退虛火;土茯苓解毒利濕;澤瀉、茯苓利水滲濕;玄參滋陰清熱,解毒療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