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因飲食不節(jié),勞役所傷,腹脅滿悶,短氣。遇春則口淡無味,遇夏雖熱,猶有惡寒,饑則常如飽,不喜食冷物。
黃 (一兩) 半夏(三錢,湯洗七次) 草豆蔻(二錢) 神曲(一錢五分,炒) 升麻 柴胡當(dāng)歸身 陳皮(以上各一錢)甘草(炙) 黃柏(以上各五分) 人參(去蘆,三分)
脾胃不足之證,須用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脾胃中清氣行于陽道及諸經(jīng),生發(fā)陰陽之氣,以滋春氣之和也;又引黃 、人參、甘草甘溫之氣味上行,充實(shí)腠理,使陽氣得衛(wèi)外而為固也。
凡治脾胃之藥,多以升陽補(bǔ)氣名之者此也。
上件 咀,每服三錢,水二盞,生姜三片,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治因飲食不節(jié),勞役所傷,腹脅滿悶,短氣。遇春則口淡無味,遇夏雖熱,猶有惡寒,饑則常如飽,不喜食冷物。
黃 (一兩) 半夏(三錢,湯洗七次) 草豆蔻(二錢) 神曲(一錢五分,炒) 升麻 柴胡當(dāng)歸身 陳皮(以上各一錢)甘草(炙) 黃柏(以上各五分) 人參(去蘆,三分)
脾胃不足之證,須用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脾胃中清氣行于陽道及諸經(jīng),生發(fā)陰陽之氣,以滋春氣之和也;又引黃 、人參、甘草甘溫之氣味上行,充實(shí)腠理,使陽氣得衛(wèi)外而為固也。
凡治脾胃之藥,多以升陽補(bǔ)氣名之者此也。
上件 咀,每服三錢,水二盞,生姜三片,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