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有白濁人。服玄兔丹不愈。服附子八味丸即愈者。不可不知。
有小便如常。停久才方淀濁。有小便出即如泔。若小兒泔病者。并宜厘清飲。加白茯苓半錢。如服藥未效。宜四七湯。吞青州白丸子。及辰砂妙香散。吞玄兔丹及小菟絲子丸。山藥丸如白濁甚。下淀如泥。或稠粘。如膠。頻逆。而澀痛異常。此非是熱淋。此是精濁窒塞竅道而結。宜五苓妙香散。吞八味丸。小菟絲子丸。精者血之所化。有濁去太多。精化不及赤未變白。故成赤濁。此虛之甚也。何以知之。有人天癸未至。強力好色。所泄半精半血若溺不赤。無他熱證??v雖赤濁。不可以赤為熱。只宜以治白濁施之。
若溺赤下濁亦赤。口渴時發(fā)熱者。唇砂妙香散。吞靈砂丹。或清心蓮子飲。發(fā)熱不退??谠锷喔芍跽摺4四司潈仍?。腎枯不潤。四物湯。吞玄兔丹。和八味丸久服。乃效。
(公元 1150 年)宋.劉昉(方明)著。四十卷。論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分為 40 門,每門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陳復正(飛霞)著。六卷。辨驚風及對小兒勿濫用寒涼,以免傷敗脾胃等,均有較好見解。闡述小兒病的病因治療比較詳備。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有白濁人。服玄兔丹不愈。服附子八味丸即愈者。不可不知。
有小便如常。停久才方淀濁。有小便出即如泔。若小兒泔病者。并宜厘清飲。加白茯苓半錢。如服藥未效。宜四七湯。吞青州白丸子。及辰砂妙香散。吞玄兔丹及小菟絲子丸。山藥丸如白濁甚。下淀如泥。或稠粘。如膠。頻逆。而澀痛異常。此非是熱淋。此是精濁窒塞竅道而結。宜五苓妙香散。吞八味丸。小菟絲子丸。精者血之所化。有濁去太多。精化不及赤未變白。故成赤濁。此虛之甚也。何以知之。有人天癸未至。強力好色。所泄半精半血若溺不赤。無他熱證??v雖赤濁。不可以赤為熱。只宜以治白濁施之。
若溺赤下濁亦赤。口渴時發(fā)熱者。唇砂妙香散。吞靈砂丹。或清心蓮子飲。發(fā)熱不退??谠锷喔芍跽摺4四司潈仍?。腎枯不潤。四物湯。吞玄兔丹。和八味丸久服。乃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