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黃(八兩) 芍藥(四兩) 大元地 甘草(各三兩) 黃芩 干漆 桃仁 杏仁(各二兩) 蠐螬 虻蟲 水蛭 蟲(各半斤)
五勞病極,內(nèi)有干血,致肌膚甲錯,兩目黑暗,此方主之。
吳鶴皋曰∶濁陰不降,則清陽不升,天地之道也。小人不退,則君子不進,家國之道也。干血不去,則新血不生,人身之道也。干漆、桃仁、虻蟲、水蛭、蠐螬、 蟲,去血之品,君以大黃,是聽令于將軍矣。乃芩、芍、地黃,去車火而存杯水。杏仁、甘草,澤焦土而培枯木。仲景為醫(yī)方宗匠,良有特識。今世一遇勞傷羸瘦,用滋陰清熱不愈,則坐以待斃。嗚呼!術豈止于此耶。
詩曰∶腐草蠐螬水田蛭, 蟲虻蟲干地漆,大黃芩芍杏桃仁,法制蜜丸療瘵疾。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 一卷。先論口齒、喉舌之證,分為六門,次論骨鯁、諸蟲、體氣的治法 ,也分六門,末附方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大黃(八兩) 芍藥(四兩) 大元地 甘草(各三兩) 黃芩 干漆 桃仁 杏仁(各二兩) 蠐螬 虻蟲 水蛭 蟲(各半斤)
五勞病極,內(nèi)有干血,致肌膚甲錯,兩目黑暗,此方主之。
吳鶴皋曰∶濁陰不降,則清陽不升,天地之道也。小人不退,則君子不進,家國之道也。干血不去,則新血不生,人身之道也。干漆、桃仁、虻蟲、水蛭、蠐螬、 蟲,去血之品,君以大黃,是聽令于將軍矣。乃芩、芍、地黃,去車火而存杯水。杏仁、甘草,澤焦土而培枯木。仲景為醫(yī)方宗匠,良有特識。今世一遇勞傷羸瘦,用滋陰清熱不愈,則坐以待斃。嗚呼!術豈止于此耶。
詩曰∶腐草蠐螬水田蛭, 蟲虻蟲干地漆,大黃芩芍杏桃仁,法制蜜丸療瘵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