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指排出的尿液混濁不清亮,常見于三種情況。
(一)膿尿:指尿中含有膿液,鏡檢可查見大量膿細(xì)胞。表明泌尿系存在感染。膿尿可來源于腎臟、膀胱、前列腺或尿道。
(二)乳糜尿:尿液中含有乳糜,呈乳白色,狀如牛奶,靜置時間較長可形成乳糜凝塊。常為絲蟲病所引起,可與血尿同時存在,稱為乳糜血尿。乳糜試驗可以定性。
(三)磷酸鹽尿:指尿中含有較多的磷酸鹽,尿液混濁如石灰水樣,鏡檢可見到磷酸鹽結(jié)晶,可由于尿液堿化或泌尿系存在能分解尿素的細(xì)菌感染所致。磷酸鹽尿在加熱或加酸后尿液可轉(zhuǎn)為清亮,此點可與乳糜尿和膿尿區(qū)別。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指排出的尿液混濁不清亮,常見于三種情況。
(一)膿尿:指尿中含有膿液,鏡檢可查見大量膿細(xì)胞。表明泌尿系存在感染。膿尿可來源于腎臟、膀胱、前列腺或尿道。
(二)乳糜尿:尿液中含有乳糜,呈乳白色,狀如牛奶,靜置時間較長可形成乳糜凝塊。常為絲蟲病所引起,可與血尿同時存在,稱為乳糜血尿。乳糜試驗可以定性。
(三)磷酸鹽尿:指尿中含有較多的磷酸鹽,尿液混濁如石灰水樣,鏡檢可見到磷酸鹽結(jié)晶,可由于尿液堿化或泌尿系存在能分解尿素的細(xì)菌感染所致。磷酸鹽尿在加熱或加酸后尿液可轉(zhuǎn)為清亮,此點可與乳糜尿和膿尿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