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即頭顱骨縫分裂,前囟擴(kuò)大,不能閉合之癥。正常小兒的顱骨縫,大都在出生六個月時骨化,前囟在一歲至一歲半時閉合,后囟在二至四個月時閉合。如延期閉合,名為“解顱”。多由先天不足,腎氣虧損所致,其癥狀為頭縫裂開,頭皮光急,青筋顯露,面色晄白,眼珠常下翻,故白睛特別顯露,智力發(fā)育不良。解顱是較重的佝僂病的癥狀之一,亦見于腦積水。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 一卷。先論口齒、喉舌之證,分為六門,次論骨鯁、諸蟲、體氣的治法 ,也分六門,末附方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即頭顱骨縫分裂,前囟擴(kuò)大,不能閉合之癥。正常小兒的顱骨縫,大都在出生六個月時骨化,前囟在一歲至一歲半時閉合,后囟在二至四個月時閉合。如延期閉合,名為“解顱”。多由先天不足,腎氣虧損所致,其癥狀為頭縫裂開,頭皮光急,青筋顯露,面色晄白,眼珠常下翻,故白睛特別顯露,智力發(fā)育不良。解顱是較重的佝僂病的癥狀之一,亦見于腦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