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是指情志不舒,氣機郁結(jié)所引起的一類病癥。有實癥、虛癥之分。實癥有肝氣郁結(jié),氣郁化火,痰氣郁結(jié)三類?!案螝庥艚Y(jié)”則肝失條達,癥見精神抑郁,胸悶脅痛;若肝氣橫逆犯脾,則表現(xiàn)腹脹噯氣,不思飲食?!皻庥艋稹眲t肝火上逆,癥見口干口苦、頭痛、急躁、胸悶脅脹等?!疤禋庥艚Y(jié)”則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虛癥則分久郁傷神與陰虛火旺兩類?!熬糜魝瘛?,則營血耗損,心神失養(yǎng),臨床表現(xiàn)精神恍惚,悲憂善哭,疲乏等?!瓣幪摶鹜眲t虛火上炎,臨床表規(guī)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失眠等。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銀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題唐.孫思邈著。二卷。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治療也不偏于補瀉寒溫。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是指情志不舒,氣機郁結(jié)所引起的一類病癥。有實癥、虛癥之分。實癥有肝氣郁結(jié),氣郁化火,痰氣郁結(jié)三類?!案螝庥艚Y(jié)”則肝失條達,癥見精神抑郁,胸悶脅痛;若肝氣橫逆犯脾,則表現(xiàn)腹脹噯氣,不思飲食?!皻庥艋稹眲t肝火上逆,癥見口干口苦、頭痛、急躁、胸悶脅脹等?!疤禋庥艚Y(jié)”則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虛癥則分久郁傷神與陰虛火旺兩類?!熬糜魝瘛?,則營血耗損,心神失養(yǎng),臨床表現(xiàn)精神恍惚,悲憂善哭,疲乏等?!瓣幪摶鹜眲t虛火上炎,臨床表規(guī)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