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味苦辛,性溫?zé)o毒,入心肺二經(jīng)。主中風(fēng)喉痹,肺痿肺癰,潤心肺,止咳嗽,除痰喘,定驚,洗肝明目。杏仁為使,得紫菀良。惡皂莢、硝石、玄參,畏貝母、辛夷、麻黃、黃?、黃芩、黃連、青葙。
按∶款冬辛甘發(fā)散為陽,故入心肺,以理痰嗽等證,畏惡甚多,用者審之。
雷公云∶凡采得須去向外裹花蕊殼并向里實(shí)如粟零殼者并枝葉,甘草水浸一宿,待搗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