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集驗方》 治大便難及大小便并不通方

    作者: 洪氏

    治脾胃不和,?;即蟊銏詮婋y方。

    大黃 芍藥 濃樸(炙各二兩) 枳實(六枚) 麻子(別研五合)

    上五味,搗篩,入麻子,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稍稍增之,以通利為度,可常將之。(《外臺》卷二十七)

    治不得大便十日,或一月,煩滿欲死方。

    葵子二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醫(yī)心方》卷十二)

    治大便牢難,腹熱連日,欲死方。

    白蜜三升,于微火上煎之,使如強 ,以投冷水中,須臾當(dāng)凝出丸,丸如手指大,長六寸、七寸,內(nèi)谷道中,即得通。(《醫(yī)心方》卷十二)

    治七、八日奔氣傷心欲死者,須臾便通方。

    豬膽一枚,內(nèi)下部中,良。(《外臺》卷二十七)

    治大、小便不通,三陽實,大便不通方。

    榆白皮(三兩) 桂心(二兩) 滑石(六兩) 甘草(三兩炙)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外臺》卷二十七)

    治關(guān)格之病,腸中轉(zhuǎn)痛,不得大、小便,一日一夜不瘥欲死方。

    芒硝三兩,紙三重裹,于炭火內(nèi)燒令沸,安一升水中盡服之,當(dāng)先飲溫湯一、二升以來,吐風(fēng)寒冷氣入腸,忽痛堅急如吹狀,大、小便不通,或小腸有氣結(jié),如升大脹起,名為關(guān)格病。又治大、小便不利病。

    苦參 滑石 貝齒(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為散,每服飲下一匕。(《外臺》卷二十七)

    又方

    煮葵根汁服之,彌佳。(《外臺》卷二十七)

    治久不得大、小便方。

    豬脂如雞子,著一杯酒中,煮之令沸,頓服。(《醫(yī)心方》卷十二)

    治大、小便卒關(guān)格不通方。

    吳茱萸南行枝,取之?dāng)喽热缡值诙钢泄?jié),含之立下。(《證類本草》卷十三)

    治大小便閉方。

    亂發(fā)末三指撮,投半升水中,一服。(《證類本草》卷十五)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