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匱翼》 溲血

    作者: 尤怡

    溲血有虛有實,實者下焦積熱,血為熱迫,尿血成淋。虛者房勞內作,血失統(tǒng)御,溺血不已。亦有心臟有熱。熱乘于血,血滲小腸而尿血者,當參合脈證治之。

    凡小便血出,成淋作痛,或雜尿而出者,從膀胱中來也。如血出不痛者為尿血,乃心熱移于小腸,血從精竅中來也。

    《濟生》小薊飲子治下焦結熱之劑。

    生地(四兩) 小薊根 滑石 通草 蒲黃(炒) 淡竹葉 藕節(jié) 當歸 山梔仁 甘草(炙,各半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八分,空心溫服。一方有白茅根、阿膠。

    鹿茸散治下元虛憊,小便尿血,日夜不止之劑。

    鹿茸(酒洗去毛,涂酥,炙令黃) 當歸(焙) 生地黃(焙,各二兩) 蒲黃(一合)

    上為極細末,每服三錢匕,空心溫酒調服,日二。一方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

    如神散治心臟有熱,熱乘于血之劑。

    阿膠(蛤粉炒,一兩) 山梔 車前子 黃芩 甘草(炙,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井華水調服,日三。此方合犀角地黃湯用之良。

    發(fā)灰散

    亂發(fā)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以醋二合、湯少許調服,或以側柏葉汁調糯米粉,和丸梧子大,湯服五十丸。

    鹿角膠丸治房事勞傷,小便出血。

    鹿角(一兩,炒成珠) 沒藥 油發(fā)灰(各六錢)

    上為末,取白茅根汁打糊為丸,如梧子大??招柠}湯吞七八十丸。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