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匱方歌括》 生姜半夏湯

    作者: 陳念祖

    治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無奈者。此湯主之。

    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nèi)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

    歌曰嘔噦都非喘又非。(似嘔之狀不似嘔之有物。似噦之有聲不似噦之連聲。似喘之氣逆一升(參)與吳茱萸之降濁。干姜之溫中不同。蓋彼乃虛寒上逆。此乃客邪搏飲也。方即小半夏湯。不用姜而用汁者。以降逆之力少。散結(jié)之力多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
  •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作者:
    錢潢
  • 作者:
    吳謙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