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桂枝黃 白薇款冬花散
桂枝(去皮。三錢。)
黃 (去頭上皺皮,蜜水潤透,蒸半炷香,取出,炙燥,槐砧上銼碎。五錢。)
白薇(取山東所產(chǎn)者,柔黃而香,用糯米泔浸一宿,取出曝干,槐砧上銼碎蒸之,從巳至申。五錢。)
款冬花(取微見花者良。如已芬芳,則無氣力, 去向里裹花蕊殼,并向里實如栗零殼,及芍藥(削去皮一層,蜜水潤蒸三次,曝三次,銼碎。六錢。)
石膏(研細,甘草水飛,澄,曝。五錢。)
知母(槐砧上銼碎,干木臼中搗爛。五錢。)
上七味為粗末,每服五七錢,水煎服。
秫米常山甘草湯
秫米(二百二十粒,淘洗凈。)
常山(臨用去苗,以甘草銼碎,用東流水拌潤,蒸半炷香,俟冷,去甘草曝干,再用好酒潤一宿,取出曝干熬搗。一兩五錢。)
甘草(去頭尾,好酒浸蒸,從巳至午,曝干,銼碎。三錢。)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升半,去滓,分溫三服。發(fā)時令三服盡。
《脾胃論》(公元 1249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三卷。依據(jù)臨床實踐,結(jié)合醫(yī)學理論,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 重要,提出“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張。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nèi)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桂枝黃 白薇款冬花散
桂枝(去皮。三錢。)
黃 (去頭上皺皮,蜜水潤透,蒸半炷香,取出,炙燥,槐砧上銼碎。五錢。)
白薇(取山東所產(chǎn)者,柔黃而香,用糯米泔浸一宿,取出曝干,槐砧上銼碎蒸之,從巳至申。五錢。)
款冬花(取微見花者良。如已芬芳,則無氣力, 去向里裹花蕊殼,并向里實如栗零殼,及芍藥(削去皮一層,蜜水潤蒸三次,曝三次,銼碎。六錢。)
石膏(研細,甘草水飛,澄,曝。五錢。)
知母(槐砧上銼碎,干木臼中搗爛。五錢。)
上七味為粗末,每服五七錢,水煎服。
秫米常山甘草湯
秫米(二百二十粒,淘洗凈。)
常山(臨用去苗,以甘草銼碎,用東流水拌潤,蒸半炷香,俟冷,去甘草曝干,再用好酒潤一宿,取出曝干熬搗。一兩五錢。)
甘草(去頭尾,好酒浸蒸,從巳至午,曝干,銼碎。三錢。)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升半,去滓,分溫三服。發(fā)時令三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