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俗名貼骨癰)證因風露寒濕所侵,或夏月貪涼,腠理開豁,臥于漆凳泥地而成。蘊蓄日久,變而為熱?;蛞虼季茲馕?,留積熱毒下注;或濕痰瘀血相搏而成。始則環(huán)跳穴作痛(穴在臀之側(cè),屬厥陰肝經(jīng),)不便行動,臥難轉(zhuǎn)側(cè),疽生骨之上、肉之內(nèi),多至不救,急宜治療,外用取汗法,內(nèi)服追風散,兼漏蘆湯(方見總論)、敗毒散、活命飲皆可服,攻散為愈。稍緩則膿成,外無赤腫之狀,必宜針破。如待潰穿,多難收斂而殂,針破后宜托里排膿、補養(yǎng)氣血,十全大補湯之類。
主方
蒼術(shù)(制)黃柏(炒。各五錢)青皮(三錢)甘草節(jié)(一錢)金銀花(一錢)上用水煎,入姜汁少許,服。
生于腿加牛膝(一錢)、薏苡仁(一錢),冬月加肉桂(七分);夏加黃芩(一錢)。無汗加麻黃(一錢)。
又方足太陰、厥陰經(jīng)分,瘡生腿內(nèi)近膝股,或癰、或附骨疽,初起腫痛勢大。
黃(二錢)柴胡(一錢)羌活(五分)連翹(一錢五分)歸尾(七分半)肉桂(三分)生地黃柏(各二分)土瓜根(酒洗。一錢)上水酒三盞煎,熱服,二帖愈。
又方治足少陰經(jīng)分,癰生腿外側(cè)。或因寒濕得附骨疽;或微侵陽明經(jīng)分,堅硬腫痛,不能行動等證。
黃(二錢)當歸尾(二錢)柴胡(一錢五分)連翹(一錢)肉桂(一錢)大力子(一錢)白芷(一錢)升麻(七分)黃柏(五分)甘草(五分)上水、酒各一鐘,煎服。
取汗法
掘地坑深數(shù)尺,柴炭燒紅,將小便一桶潑之,急放小凳,令患人赤身坐定;坑上放木板,鋪濃被,勿出氣,止露出患人頭面?;蛞源笸傲罨既顺嗌碇褚巫?,置盆盛燒赤鵝卵石或鍛石,用荊芥末調(diào)米醋沃之,桶口用綿被蓋覆,止露頭出,令熱氣熏蒸,汗出毒散,未效再汗。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五卷。 分 100 門,包括外感、內(nèi)傷、外證、婦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證見證等六篇,后附“丹溪翁傳”。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俗名貼骨癰)證因風露寒濕所侵,或夏月貪涼,腠理開豁,臥于漆凳泥地而成。蘊蓄日久,變而為熱?;蛞虼季茲馕?,留積熱毒下注;或濕痰瘀血相搏而成。始則環(huán)跳穴作痛(穴在臀之側(cè),屬厥陰肝經(jīng),)不便行動,臥難轉(zhuǎn)側(cè),疽生骨之上、肉之內(nèi),多至不救,急宜治療,外用取汗法,內(nèi)服追風散,兼漏蘆湯(方見總論)、敗毒散、活命飲皆可服,攻散為愈。稍緩則膿成,外無赤腫之狀,必宜針破。如待潰穿,多難收斂而殂,針破后宜托里排膿、補養(yǎng)氣血,十全大補湯之類。
主方
蒼術(shù)(制)黃柏(炒。各五錢)青皮(三錢)甘草節(jié)(一錢)金銀花(一錢)上用水煎,入姜汁少許,服。
生于腿加牛膝(一錢)、薏苡仁(一錢),冬月加肉桂(七分);夏加黃芩(一錢)。無汗加麻黃(一錢)。
又方足太陰、厥陰經(jīng)分,瘡生腿內(nèi)近膝股,或癰、或附骨疽,初起腫痛勢大。
黃(二錢)柴胡(一錢)羌活(五分)連翹(一錢五分)歸尾(七分半)肉桂(三分)生地黃柏(各二分)土瓜根(酒洗。一錢)上水酒三盞煎,熱服,二帖愈。
又方治足少陰經(jīng)分,癰生腿外側(cè)。或因寒濕得附骨疽;或微侵陽明經(jīng)分,堅硬腫痛,不能行動等證。
黃(二錢)當歸尾(二錢)柴胡(一錢五分)連翹(一錢)肉桂(一錢)大力子(一錢)白芷(一錢)升麻(七分)黃柏(五分)甘草(五分)上水、酒各一鐘,煎服。
取汗法
掘地坑深數(shù)尺,柴炭燒紅,將小便一桶潑之,急放小凳,令患人赤身坐定;坑上放木板,鋪濃被,勿出氣,止露出患人頭面?;蛞源笸傲罨既顺嗌碇褚巫?,置盆盛燒赤鵝卵石或鍛石,用荊芥末調(diào)米醋沃之,桶口用綿被蓋覆,止露頭出,令熱氣熏蒸,汗出毒散,未效再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