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查古籍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經(jīng)曰∶寒氣客于背俞之脈則血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若背脹而痛,捶打稍愈者,乃痰滯氣凝,故捶散而行之少愈。背痛連腰脊者,皆屬太陽經(jīng)之風寒也。脈有促而急者,有弦緊者,左候左,右候右。肩背痛,治當散風瀉火行氣(左屬血與風,右屬氣與痰)。
主方
羌活獨活(各一錢)本防風甘草(各五分)川芎荊芥(各三分)姜一片蔥一莖水煎服?;鸺泳七B;虛加人參。
蒼術(shù)復(fù)煎散
風濕合作,腦后痛,惡寒。頸項、肩脊、筋骨強痛,腿膝酸痛。
蒼術(shù)羌活(各一錢)白術(shù)澤瀉升麻柴胡本黃柏紅花(各五分)另煎蒼術(shù)汁二鐘,煎眾藥,再煎如前。
烏藥順氣散
治肩背痛(方見中風)。
凡周身、腿膝、臂膊等處痛甚者,用綿絮包暖,以火烘令極熱,微汗出痛可止?;蛞越[湯淋洗;或用姜蔥熨法(法見傷寒)內(nèi)以乳香研細,充熱酒服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