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準繩云∶五勞六極七傷諸證治,已見雜病虛勞門,茲不贅敘。婦人致此,多因經(jīng)行胎產(chǎn),或飲食起居七情,重傷肝脾之所致,又或失于調(diào)攝,或過于攻伐而成,與男子治法,稍有不同。故匯集古禁方專治婦人者于此,若欲究其源流,更當(dāng)稽之彼籍。
良方云∶骨蒸勞者,由積熱附于骨而然也(此至脈之病也,夫腎主骨,骨至于蒸,真陰竭矣,陽何以根據(jù))。亦曰傳尸、 、伏連、無辜,其名不一,此病皆由脾胃虧損所致。其形羸瘦,腹脹泄痢,肢體無力。傳于腎,則盜汗不止,腰膝冷痛,夢鬼交侵,小便赤黃;傳于心,則心神忪悸,喜怒不時,頰唇赤色,乍熱乍寒;傳于肺,則胸滿短氣,咳嗽吐痰,皮膚甲錯;傳于肝,則兩目昏暗,脅下妨痛,閉戶忿怒。五臟既病,則難治療。
2007年07月10日 發(fā)布
《藥品注冊管理辦法》于2007年6月18日經(jīng)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局務(wù)會審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長:邵明立
二○○七年七月十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準繩云∶五勞六極七傷諸證治,已見雜病虛勞門,茲不贅敘。婦人致此,多因經(jīng)行胎產(chǎn),或飲食起居七情,重傷肝脾之所致,又或失于調(diào)攝,或過于攻伐而成,與男子治法,稍有不同。故匯集古禁方專治婦人者于此,若欲究其源流,更當(dāng)稽之彼籍。
良方云∶骨蒸勞者,由積熱附于骨而然也(此至脈之病也,夫腎主骨,骨至于蒸,真陰竭矣,陽何以根據(jù))。亦曰傳尸、 、伏連、無辜,其名不一,此病皆由脾胃虧損所致。其形羸瘦,腹脹泄痢,肢體無力。傳于腎,則盜汗不止,腰膝冷痛,夢鬼交侵,小便赤黃;傳于心,則心神忪悸,喜怒不時,頰唇赤色,乍熱乍寒;傳于肺,則胸滿短氣,咳嗽吐痰,皮膚甲錯;傳于肝,則兩目昏暗,脅下妨痛,閉戶忿怒。五臟既病,則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