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乘雅半偈》 仙茅

    作者: 盧之頤

    (宋開寶)

    【氣味】辛溫,有毒。

    【主治】主心腹冷氣,腰腳風(fēng)冷攣痹不能行,丈夫虛勞,老人失溺無子,益陽道。久服通神強記,助筋骨,益肌膚,長精神,耳目聰明。

    【核】曰∶生西域,及大庾嶺、川蜀、兩浙亦有。葉青如茅而軟,略闊于茅,面有縱紋,似初生棕櫚狀。夏抽勁莖,秋高尺許,冬至盡枯,春初乃生也。三四月開花深黃色,似卮子瓣,不結(jié)實。根獨豎而直,大如小指,下有短細(xì)肉 相附,外皮稍粗褐,內(nèi)肉只黃白。二八月采根,曝干。衡山者花翠碧,結(jié)黑子;亦有白花似卮子者。修事,東流水洗刮去皮,槐砧上以銅刀切作豆粒大,烏大豆水中浸一宿,醇酒拌挹,蒸之,從巳至亥,曝曬用。勿犯鐵,及牛乳,恐班人發(fā)也。

    【 】曰∶仙茅陽草,足厥陰中治,足陽明氣化藥也。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厥陰之中,相火治之。設(shè)陽明標(biāo)虛,厥陰中失者,則宗筋縱,攣痹不能行,及心腹冷氣,腰腳風(fēng)冷,丈夫虛勞,老人失溺無子矣。仙茅主益陽道,潤宗筋、刺骨而利關(guān)機(jī),為力甚易。陰平陽秘人,久服助筋骨,益肌膚,長精神,耳目聰明,通神強記,誠駐形久視所必需物耳。倘壯火熾然,少火食氣者,不堪 服。以功齊雄附,而雄附但起貞下之元,此更長淫業(yè)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陳實功(若虛,毓仁)著。四卷。所敘疾病百余種,每病列病理、癥狀、診斷、治法、成敗病案,最后選列方劑。既重視內(nèi)治,也強調(diào)外治,既主張早期手術(shù),又反對濫施針刀。對截肢術(shù)、下頷正復(fù)術(shù)、死骨剔除術(shù)、鼻瘜肉摘除術(shù)、痔漏手術(shù)等有所發(fā)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機(jī)(石出、省之)著。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門、附方 165 個。主張治外科必須根據(jù)人體內(nèi)部的情況,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guān)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調(diào)整體觀念,倡導(dǎo)攻補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lǐng) 而成書。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