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重陰生陽,積濕化熱,濕火相乘,渴飲舌白,勝濕清火湯主之。
勝濕清火湯(自制)
茅術(shù)(一錢五分) 白術(shù)(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苡仁(八錢) 石斛(三錢)石膏(五錢) 知母(一錢) 豬苓(一錢) 澤瀉(一錢五分) 荷葉(一角)
方以二術(shù)、苓、苡、澤瀉、豬苓勝濕,即以石斛、石膏、知母清火。蒼術(shù)白虎湯去甘草、粳米之甘潤,加荷葉者,降藥已多,以升清者為反佐耳。祖怡注。
《明醫(yī)雜著》(公元 1549 年)明.王綸(節(jié)齋)著。六卷。內(nèi)容為醫(yī)論、諸證、小兒證治等,此書也受朱震亨學(xué)說的影響。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重陰生陽,積濕化熱,濕火相乘,渴飲舌白,勝濕清火湯主之。
勝濕清火湯(自制)
茅術(shù)(一錢五分) 白術(shù)(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苡仁(八錢) 石斛(三錢)石膏(五錢) 知母(一錢) 豬苓(一錢) 澤瀉(一錢五分) 荷葉(一角)
方以二術(shù)、苓、苡、澤瀉、豬苓勝濕,即以石斛、石膏、知母清火。蒼術(shù)白虎湯去甘草、粳米之甘潤,加荷葉者,降藥已多,以升清者為反佐耳。祖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