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足陽明之脈;夾口還唇;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nèi) 。胃有痰火,又風從太陽而來,兼擾陽明,故筋脈牽掣,而口眼 斜也,消風返正湯主之。
消風返正湯(自制)
羌活(一錢) 天麻(八分) 蝎尾(五支) 僵蠶(一錢五分炒) 貝母(二錢)羚羊角(一錢五分) 石斛(三錢) 花粉(二錢) 麥冬(二錢) 黃荊葉(五張)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足陽明之脈;夾口還唇;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nèi) 。胃有痰火,又風從太陽而來,兼擾陽明,故筋脈牽掣,而口眼 斜也,消風返正湯主之。
消風返正湯(自制)
羌活(一錢) 天麻(八分) 蝎尾(五支) 僵蠶(一錢五分炒) 貝母(二錢)羚羊角(一錢五分) 石斛(三錢) 花粉(二錢) 麥冬(二錢) 黃荊葉(五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