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查古籍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性傳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s),是指可以通過性接觸而傳播的一組傳染病。我國簡稱為性病。性病不僅在性器官上發(fā)生病變,也可侵犯附屬淋巴結(jié)及全身重要器官組織。專門研究性病的學(xué)科稱為性病學(xué)。
性病在過去一般只包括梅毒(Syphilis),淋病(Gonorrhea),軟下疳(Chancroid),以及性病淋巴肉芽腫(LymphogranulomaVenereum),常稱為“四大性病”或“經(jīng)典性病”,或稱“第一代性病”。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特別是近年來西方國家中,以“性解放”、“性自由”為時髦的性俗變化,使性行為多樣化,從而使原來四大性病發(fā)展至今已有20種以上,所以70年代開始,性病概念逐漸被“性傳播疾病”所代替,1975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正式?jīng)Q定用STDs命名。除了“四大性病”外,WHO還把非淋菌性尿道炎、艾滋?。ˋIDS)、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生殖器念珠菌病、細(xì)菌性陰道病、滴蟲病、疥瘡、陰虱、乙型肝炎和股癬等也列入STDs之中。STDs從病原體方面可分為:細(xì)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螺旋體,支原體,衣原體,原蟲,寄生蟲感染。
STDs的病原體及病種
病原分類病原體病種螺旋體梅毒螺旋體(TPM)梅毒細(xì) 菌淋病雙球菌(NG)淋病杜克雷嗜血桿菌軟下疳肉芽腫莢膜桿菌腹股溝肉芽腫真 菌白色念珠菌外陰、陰道念珠菌病病 毒單純皰疹病毒(Ⅰ型■[此處缺少一些內(nèi)容]■
衣原體沙眼衣原體(L1-L3型)(CTS)
沙眼衣原體(B-K型)(CTS)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
原 蟲溶組織阿米巴
滴 蟲阿米巴痢疾
滴蟲病
寄生蟲疥螨
陰虱疥瘡
陰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