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骨碎補當歸赤芍羌活草烏蘇木桃仁甘松三柰五加皮大黃(各二兩)川油(二斤)浸前藥。煎枯去渣。收貯聽用。松香十余斤。以棕皮青松毛鋪甑底。入松香加多水蒸之。其松香盡流下甑去。加冷水不住手十余次。制五斤。凈末聽用。頭發(fā)(勿洗一斤)舊發(fā)網(wǎng)巾(三頂)血管鵝毛(二只)另用油二斤。另鍋煎至發(fā)化為度。合香末。再下細藥。土鱉蟲(炒黑醋淬七次)阿魏(一兩)乳香(三兩炙酥)黃狗前蹄(一對過)肉桂(二兩去粗皮)上為細末。入膏內(nèi)攪勻。水浸三日去火氣。攤貼接骨如神。
《脾胃論》(公元 1249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三卷。依據(jù)臨床實踐,結合醫(yī)學理論,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 重要,提出“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張。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骨碎補當歸赤芍羌活草烏蘇木桃仁甘松三柰五加皮大黃(各二兩)川油(二斤)浸前藥。煎枯去渣。收貯聽用。松香十余斤。以棕皮青松毛鋪甑底。入松香加多水蒸之。其松香盡流下甑去。加冷水不住手十余次。制五斤。凈末聽用。頭發(fā)(勿洗一斤)舊發(fā)網(wǎng)巾(三頂)血管鵝毛(二只)另用油二斤。另鍋煎至發(fā)化為度。合香末。再下細藥。土鱉蟲(炒黑醋淬七次)阿魏(一兩)乳香(三兩炙酥)黃狗前蹄(一對過)肉桂(二兩去粗皮)上為細末。入膏內(nèi)攪勻。水浸三日去火氣。攤貼接骨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