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標本采集』
分肌肉注射法和靜脈注射法。
『正常值范圍』
靜脈注射法:酚紅排出量15分鐘>25%、30分鐘>40%、60分鐘>50%、120分鐘>55%。
肌肉注射法:酚紅排出量40分鐘>25%、70分鐘>40%、120分鐘>55%。
『臨床意義』
凡2小時排泄總量為50%以下,表示腎功能輕度損害,40%以上為中度損害;25%以下為重度損害;10%以下為嚴重損害;排泄減少,見于慢性腎炎,腎病,腎動脈硬化及腎郁血管引起的腎功能損害。因此肌肉注射法正確性差,故一般多采用靜脈注射法。
(公元 1241 年)宋.施發(fā)(政卿)著。三卷。先總論脈法,次辨明 24 種脈的形象和主病,最后敘述傷寒雜病 等 21 類病證的生死脈法,及婦人病脈、胎脈和小兒病的脈法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標本采集』
分肌肉注射法和靜脈注射法。
『正常值范圍』
靜脈注射法:酚紅排出量15分鐘>25%、30分鐘>40%、60分鐘>50%、120分鐘>55%。
肌肉注射法:酚紅排出量40分鐘>25%、70分鐘>40%、120分鐘>55%。
『臨床意義』
凡2小時排泄總量為50%以下,表示腎功能輕度損害,40%以上為中度損害;25%以下為重度損害;10%以下為嚴重損害;排泄減少,見于慢性腎炎,腎病,腎動脈硬化及腎郁血管引起的腎功能損害。因此肌肉注射法正確性差,故一般多采用靜脈注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