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脾家冷積,每食已輒胸滿不下,百藥不效者。兼治一切痰氣特驗(yàn)。
真橘皮(一斤柑橙,勿用去穣) 甘草(四兩) 鹽花(四兩)水五碗,慢火煮二味令干,焙為末。每服二三錢,白滾水沖服。
按方勺泊宅編云,伊芳舅莫強(qiáng)中,令豐城時(shí)得此病。偶家人合橘皮散,因取嘗之,似相宜,遂連日服之。一日忽覺有物墜下,大驚目瞪,自汗如雨,須臾,腹痛,遺下數(shù)塊,如鐵彈子,臭不可聞。從此胸次廓然,其疾頓愈,蓋脾之冷積也。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shí)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xué)習(xí)。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治脾家冷積,每食已輒胸滿不下,百藥不效者。兼治一切痰氣特驗(yàn)。
真橘皮(一斤柑橙,勿用去穣) 甘草(四兩) 鹽花(四兩)水五碗,慢火煮二味令干,焙為末。每服二三錢,白滾水沖服。
按方勺泊宅編云,伊芳舅莫強(qiáng)中,令豐城時(shí)得此病。偶家人合橘皮散,因取嘗之,似相宜,遂連日服之。一日忽覺有物墜下,大驚目瞪,自汗如雨,須臾,腹痛,遺下數(shù)塊,如鐵彈子,臭不可聞。從此胸次廓然,其疾頓愈,蓋脾之冷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