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陳實功(若虛,毓仁)著。四卷。所敘疾病百余種,每病列病理、癥狀、診斷、治法、成敗病案,最后選列方劑。既重視內治,也強調外治,既主張早期手術,又反對濫施針刀。對截肢術、下頷正復術、死骨剔除術、鼻瘜肉摘除術、痔漏手術等有所發(fā)展。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機(石出、省之)著。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門、附方 165 個。主張治外科必須根據(jù)人體內部的情況,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調整體觀念,倡導攻補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 而成書。
〔辛甘淡平,入心、小腸、膀胱三經(jīng)。色白而梗細者佳?!忱瘟埽矠a心家之火,則肺不受邪,而氣化及州都,隨其性之通,而小便利。故曰君火為邪用木通,相火為邪用澤瀉,利水雖同,用各有別。治淋者乃通竅之功也?!吵凉駳⑾x?!矟駸嵘x,利水則除濕,而熱亦去,蟲自殺矣?!承鸥[,利關節(jié),通血脈,下乳汁,〔皆通竅之所致。〕關格可開,〔仲景云∶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蓋因丹田有熱,故不得小便,火炎上升,故食即吐逆。此能利諸經(jīng)脈寒熱不通之氣?!朝彴X兼醫(yī)。〔能瀉心火,由小腸而出也?!彻τ秒m多,不出宣通氣血四字。
性極通利,精精滑氣弱,內無濕熱者忌用。能催生墮胎,孕婦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