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濟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全書。
查古籍
《圣濟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全書。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苦寒,入肺、胃、腎三經(jīng)。去毛。上行、酒焙,下行、鹽水焙?!碁a肺火,疔喉中腥臭痰嗽;滋腎水,治命門相火有余?!补赎枏姴火粽?,每同黃柏、天冬、甘草、車前治之有效?!诚w浮腫,〔諸病浮腫,皆屬于火。能瀉肺、胃、膀胱、腎家諸經(jīng)之火,而又能利水,浮腫自消矣?!吵齻疅┰?。〔煩躁不眠者,肺熱則煩,腎熱則躁,胃不和則不臥也。〕善止消渴,能醫(yī)色疸?!步郧鍩嶙剃幹??!持鳛a腎家之火,而又最能清肺、胃之熱。
陰寒之品。久服則令人泄。故腎虛陽痿,脾虛溏泄,不思食、不化食者,皆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