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 藥方

    作者: 徐春甫

    茵陳湯治小兒陽明病發(fā)熱汗出者,此為越熱,不能發(fā)黃也。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欲飲水者,此為瘀熱在里,必發(fā)黃。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色,小便不利,腹痛者并主之。

    山茵陳 梔子仁 川大黃(各等分)

    右咀,水煎,加減服。日進(jìn)三服,小盒飯和,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痛,黃隨小便中去也。

    加減瀉黃散此藥退脾土,復(fù)腎水,降心火。

    黃連 茵陳(各五分) 黃 黃芩 茯苓 山梔(各三分) 澤瀉(二分)

    上咀作一服,水一盞,煎六分,食后熱服。一服減半,五日再服愈。

    梔子柏皮湯治小兒身黃發(fā)熱。

    梔子仁(十枚) 甘草(炙一兩) 黃 (二兩)

    上咀,水一盞,煎六分,加減服。

    犀角散治小兒黃膽,一身盡黃。

    犀角(一兩) 茵陳 栝蔞根 升麻 龍膽草 生地黃(各半兩) 寒水石(四錢)

    上咀,水一盞,煎六分,溫服。一方治小兒忽發(fā)黃,面目皮肉盡黃,栝蔞汁和蜜服之神效。

    茯苓滲濕湯治小兒黃膽,寒熱嘔吐,渴欲飲水,身面俱黃,小便不利,不得安臥,不思飲食。

    白茯苓(五分) 澤瀉(三分) 茵陳(六分) 豬苓(二錢) 黃芩 黃連 梔子 防己 白術(shù) 蒼術(shù) 陳皮 青皮 枳殼(各錢)

    上咀,水一小盞煎六分,徐徐溫服。

    丹溪一方治小兒吐瀉,黃膽。

    三棱 莪術(shù) 青皮 陳皮 神曲 麥芽 黃連 甘草 白術(shù) 茯苓(各等分為末)

    每服一錢,溫湯調(diào)服。傷乳者,麥芽湯調(diào);時(shí)氣,用紫蘇湯;發(fā)熱者,薄荷湯、茵陳五苓散,沸湯調(diào)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