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要原料:猴頭菌150克,黃芪30克,嫩雞肉250克,油菜心100克,清湯750克,精鹽5克,料酒15克,蔥20克,生姜15克,味精、胡椒面少許。
制作方法:將猴頭菌沖洗后,放入盆內(nèi)用溫水發(fā)脹,約30分鐘,撈出削去底部的本質(zhì)部分,洗凈切成0.2厘米厚的大片,將發(fā)猴頭菌的水用紗布過濾待用,黃芪洗凈,切斜片。雞肉剁成約3厘米長、1.5厘米寬的長方塊,蔥切段,姜切片,油菜心用清水洗凈待用。鍋燒熱下入豬油,投入姜、蔥、雞塊煸炒后,放入精鹽、料酒、發(fā)猴頭菌的水、黃芪和少量的清湯,用武火燒沸后再用小火燒約1小時,然后下入猴頭菌片再煮30分種。先撈出雞塊放在碗內(nèi),再撈出猴頭菌片蓋在上面。湯中下入油菜心、味精、胡椒面,略煮片刻即成。
效用說明:補氣養(yǎng)血,補腦強身。可作為病后體弱、體虛易患感冒及營養(yǎng)不良、貧血、神經(jīng)衰弱、慢性腎炎、糖尿病患者的滋補食療膳食。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要原料:猴頭菌150克,黃芪30克,嫩雞肉250克,油菜心100克,清湯750克,精鹽5克,料酒15克,蔥20克,生姜15克,味精、胡椒面少許。
制作方法:將猴頭菌沖洗后,放入盆內(nèi)用溫水發(fā)脹,約30分鐘,撈出削去底部的本質(zhì)部分,洗凈切成0.2厘米厚的大片,將發(fā)猴頭菌的水用紗布過濾待用,黃芪洗凈,切斜片。雞肉剁成約3厘米長、1.5厘米寬的長方塊,蔥切段,姜切片,油菜心用清水洗凈待用。鍋燒熱下入豬油,投入姜、蔥、雞塊煸炒后,放入精鹽、料酒、發(fā)猴頭菌的水、黃芪和少量的清湯,用武火燒沸后再用小火燒約1小時,然后下入猴頭菌片再煮30分種。先撈出雞塊放在碗內(nèi),再撈出猴頭菌片蓋在上面。湯中下入油菜心、味精、胡椒面,略煮片刻即成。
效用說明:補氣養(yǎng)血,補腦強身。可作為病后體弱、體虛易患感冒及營養(yǎng)不良、貧血、神經(jīng)衰弱、慢性腎炎、糖尿病患者的滋補食療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