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婦人大全良方》 《經(jīng)效》方

    作者: 陳自明

    療產(chǎn)后風虛,頭目痛,語言時僻。

    防風 干葛 茯苓(各八分) 麥門冬(去心,八分) 芍藥 黃芩(各六分) 犀角(四分) 甘草(三分)

    上 咀,以水二升,煎取七合,分為二服。

    療產(chǎn)后中風,心忪悸,志意不定,恍惚,語言錯亂方。

    人參(六分) 羚羊角(屑) 麥門冬 茯神(各八分) 黃芩 白蘚皮 甘草(各四兩) 石膏(十二分) 淡竹瀝(兩大合)

    上 咀,水二大升,煎至七合,下竹瀝,分三服。

    療產(chǎn)后中風,身背拘急如束,并渴。

    川芎 羌活 羚羊角(屑) 酸棗仁 芍藥(各四兩) 桑白皮(六分) 防風(五分)

    上 咀,水四升,煎取二升,分溫三服。

    療產(chǎn)后中風,四肢拘束,筋節(jié)掣痛,不得轉(zhuǎn)側(cè),如角弓反張。

    麻黃(八分,去根節(jié)) 生姜 桂心 白術(各四分) 防風 芍藥(各六分) 川芎(五分) 竹瀝(二合)

    上細銼,以水三升,先煮麻黃掠去沫,下諸藥煎取七合,下竹瀝再煎三沸,分三服,取微汗為度。

    治產(chǎn)后納涼太過中風者,或成喘急,唇青鼻黑。(男六德續(xù)添)

    以《局方》小續(xù)命湯連進三服,即愈。

    療產(chǎn)后中風煩渴。

    紅花子(五合,炒微熱,研碎)

    上以水一升,煎取七合,每一匙頭,徐徐呷。

    治產(chǎn)后中風,半身、手足不遂,言語謇澀,恍惚多忘,精神不定。

    川獨活 當歸 芍藥 防風 川芎 玄參(各二分) 桂心(分半)

    上細銼,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覺效又更作一劑,漸瘥,須適寒溫將息。

    如不瘥,即以此方作丸,每服二十丸。有熱加干葛五兩;有冷加白術五兩;有氣加生姜六分;手足不穩(wěn)加牛膝五分、萆 三兩、黃 四兩;腹痛加當歸、芍藥各三分;不食加人參二分、玄參四分。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