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婦人所稟血氣不足,不耐寒暑,易冒疾傷,月水不調;久而心虛,狀若心勞。四肢易倦,筋骨少力,盜汗易驚,或時不寧,五心煩熱,肌膚不長,間作頭昏,飲食無味,胸膈不利;或產前、產后受病,并可服之。
北柴胡 白茯苓 甘草 熟地黃 人參 當歸(各一兩) 鱉甲 胡黃連 沉香 知母(各半兩) 桑寄生 干葛(各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烏梅一個,棗二枚,麥門冬數(shù)粒,煎至八分,無時候。
(公元 1529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二卷。闡述傷科的病癥治療,凡方藥、手法、用具等,都有詳細的記述 。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婦人所稟血氣不足,不耐寒暑,易冒疾傷,月水不調;久而心虛,狀若心勞。四肢易倦,筋骨少力,盜汗易驚,或時不寧,五心煩熱,肌膚不長,間作頭昏,飲食無味,胸膈不利;或產前、產后受病,并可服之。
北柴胡 白茯苓 甘草 熟地黃 人參 當歸(各一兩) 鱉甲 胡黃連 沉香 知母(各半兩) 桑寄生 干葛(各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烏梅一個,棗二枚,麥門冬數(shù)粒,煎至八分,無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