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馮氏錦囊秘錄》 神功消毒保嬰丹

    作者: 馮楚瞻

    每歲春分、秋分服藥一丸。能預消痘毒。若服三年六次,毒盡消減,痘必無虞矣。

    纏豆藤(一兩五錢,其藤八月間附生豆梗上,纏繞細紅絲者是也。采取陰干,妙。在此藥為主) 山楂肉(一兩) 新升麻(七錢五分)

    生地(一兩) 川大活(二錢) 牛蒡子(一兩) 甘草(五錢) 黑豆(三十粒) 赤豆(七十粒) 當歸(酒洗,五錢) 赤芍(五錢) 桔梗(五錢) 連翹(去枝,梗,七錢) 辰砂(五錢,水飛過用) 黃連(五錢,酒炒) 防風 荊芥(各五錢) 苦絲瓜(一個,長五寸,來年經(jīng)雷者妙,燒灰存性) 為細末,和勻,砂糖拌丸,如李核大,每服一丸,甘草湯化下。諸藥預先精辦,遇春分秋分或上元中元日修合,務(wù)在精誠,忌婦人貓犬見之。合時向太陽對藥祝之,祝曰∶神仙妙藥,體合自然,嬰孩吞服,天地齊年,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一口氣念七遍。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jīng)、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介紹性味、產(chǎn)地、效用等 。

    學術(shù)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 作者:
    宋慈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俞弁
  •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熱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作者:
    魏之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