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以發(fā)熱之時適因經水方斷,是以血分空虛者,須早服柴胡四物湯,以防毒邪乘虛而入。若已憎寒壯熱,神識不清,見聞狂妄,言語錯亂,尋衣撮空者,此因血室空虛而熱邪已入血室。血室者,動脈是也。而肝主之,治宜四物湯,合導赤散,加麥門冬與安神丸,相間服之。更凡女子經閉者,謂之居經。滿而不瀉,病在心脾,瘡疹之毒,本屬于心。又脾為主者,心脾先病,則血室不行,沖任之間,已多積垢,勢必至于瘡疹之火,郁于命門胞戶之中,當出不出,毒邪留伏,致虛乘戾者,理所必矣。是故發(fā)熱之初,當即消除停垢,宜桃仁承氣湯主之,后以四物湯,合勻氣散加紅花、木通治之,固不可使其有盈,更不可使其有虧也。倘雖居經而痘起脹如常,飲食如故而無腹痛他苦者,亦不必過于治也。復有血海干涸。經水不通而適逢出痘者,治法亦宜調其心脾、使里氣既和,邪無留伏而日外出,否則。毒郁衛(wèi)任之間,二熱并發(fā),互為攻聲,則血妄行不止,或毒不出而為喘息,為腹脹為陷伏矣。
《衛(wèi)生寶鑒》(公元 1343 年)元.羅天益(謙甫)著。二十四卷,補遺一卷。內容為“藥誤永鑒”、“名方類集”、“藥類法象“、“醫(yī)驗紀述”。補遺主要論述外感、傷寒等證。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以發(fā)熱之時適因經水方斷,是以血分空虛者,須早服柴胡四物湯,以防毒邪乘虛而入。若已憎寒壯熱,神識不清,見聞狂妄,言語錯亂,尋衣撮空者,此因血室空虛而熱邪已入血室。血室者,動脈是也。而肝主之,治宜四物湯,合導赤散,加麥門冬與安神丸,相間服之。更凡女子經閉者,謂之居經。滿而不瀉,病在心脾,瘡疹之毒,本屬于心。又脾為主者,心脾先病,則血室不行,沖任之間,已多積垢,勢必至于瘡疹之火,郁于命門胞戶之中,當出不出,毒邪留伏,致虛乘戾者,理所必矣。是故發(fā)熱之初,當即消除停垢,宜桃仁承氣湯主之,后以四物湯,合勻氣散加紅花、木通治之,固不可使其有盈,更不可使其有虧也。倘雖居經而痘起脹如常,飲食如故而無腹痛他苦者,亦不必過于治也。復有血海干涸。經水不通而適逢出痘者,治法亦宜調其心脾、使里氣既和,邪無留伏而日外出,否則。毒郁衛(wèi)任之間,二熱并發(fā),互為攻聲,則血妄行不止,或毒不出而為喘息,為腹脹為陷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