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馮氏錦囊秘錄》 諸候吉兇略

    作者: 馮楚瞻

    頭疼 初熱而發(fā)者,常也。

    目閉 在初出者,不治。八九日無事,十三四日大內(nèi)。

    咳嗽 痘疹而咳嗽者,常也。但不宜過,且忌音啞仵嗆。

    心胸疼痛 兇癥。

    氣急在初熱者,兇。八九日微喘,無事,但急不宜過。若十三日急促氣喘者,死。

    聲啞 初起不治。惟喉中有痘,外痘長(zhǎng),內(nèi)亦肥大而然,兼之外痘紅活潤(rùn)澤而無枯暗之色者,吉。痂落后者,兇。若兼氣急者,始終不治。

    喉痛 初起難治。八九日可終治,痂后是余毒耳。亂語初起為重,痂落為兇。若失志者,不治。

    呻吟 兇癥。如灌膿疼痛而呻吟,不甚者,不妨。

    噦聲 兇癥。初起毒火上沖,可治。膿后胃弱痂后余毒,再兼音啞不食,乃胃氣敗絕也,不治。

    努氣 兇癥。是丹田無根之氣上乘胸次也。

    肚疼 初熱常事,若疼不止,腰難伸直,痘發(fā)不出及色慘暗者,兇。痂后是余毒,如痛極難忍者,大兇。

    十指冷 兇癥。

    腰痛 初起微微者,常也。若痛甚難立,并痛而不止者,不治,蓋此是腎經(jīng)后致。

    手搖 兇癥。

    足搖 兇癥。但在作膿痛時(shí)并灌膿,虛時(shí)略動(dòng)者,無妨。

    眼出血 不治。

    足冷 兇也。若至過膝者,不治。

    鼻衄 無事,但宜甚耳。

    尿血 不治。

    口吐血 因嗆傷胃脘,微出少許者,可治。若甚者及黑者,不治。

    便血 鮮血而少,且兼即止者,并倒靨之后而使痂皮膿血者,皆可治。如甚而黑者,不治。

    挫喉 初熱者,兇。若灌膿時(shí)而漿足者,無妨。

    寒戰(zhàn) 七日前為熱,七日后為寒,又當(dāng)兼痘癥參斷吉兇。

    切牙 起脹時(shí)兇。

    蛔蟲 初起吐出一二條者,無事。多者為兇,十三、四日吐出者,即死。從便出而多者亦兇。

    吐膿痰 無事。若見腥臭者,宜防肺癰,則必胸中疼痛,唇白面慘為驗(yàn)耳。

    吐臭痰 不治。及嘔惡臭氣者,兇。

    驚搐 初起無事,乃痘從心經(jīng)出也,反為佳候。若在膿后靨后者,乃氣血已竭,神無所根據(jù)。大兇。

    手足痛 初出為兇,八九日后無事。

    手心痛 熱癥。

    耳出血 不治。

    吐清水 無事。但甚者,則大泄元?dú)舛鴮偬摵?/p>

    泄白糞 寒也。

    紅糞 熱也。

    泄青糞 寒也。

    泄黑糞 臟腑壞也,不治。

    不食 初起不妨,貫漿時(shí)及痂后者,兇。

    能食 始終為吉。堆痂后而倍者,余毒。

    十指痛 兇癥。

    頭冷 不治。

    唇干 凡此及唇裂者,兇。

    胸高 胸突如盞者,兇。

    吐黃水 肚不疼者,無事。肚疼者,為兇。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