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從高墮下,有瘀血方。
蒲黃(八兩) 附子(一兩)
上二味,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增之,以意消息。
又方 治腕折瘀血方。
蒲黃(一升) 當歸(二兩)
上二味,治下篩,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虻蟲(二十枚) 牡丹(一兩)
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血化為水。(《備急方》云∶主久宿血在諸骨節(jié)及外不去者
又方取 草汁飲之,子亦可服。
又方凡被打及產(chǎn)后惡血,一切血皆煮續(xù)骨木汁二升飲之。
從高墮下崩中方∶
當歸 大黃(各二分)
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杖瘡方∶
鍛石(七斤) 新豬血(一升)
上二味,和丸,熟燒之破,更丸,燒三遍止,為末敷上。
又方釜月下土為細末,以油和涂訖,臥羊皮上。
又方服小便良。
治竹木刺在皮中不出方∶
羊屎燥者燒作灰,和豬脂涂刺上,若不出重涂,乃言不覺刺出時(一云用干羊屎末。
又方薔薇灰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十日刺出。
又方酸棗核燒末服之。
又方鑿柄燒灰酒服,二寸匕。
又方頭垢涂之即出。
治刺在肉中不出方∶煮山瞿麥汁飲之,日三瘥止。
又方用牛膝根莖生者并搗,以敷之即出。瘡已合,猶出也。
又方白茅根燒末,以膏和涂之,亦治瘡因風致腫者。
又方鹿角燒末,以水和涂之立出,久者不過一夕。
又方嚼白梅以涂之。(《肘后方》用烏梅。)
又方嚼豉涂之。
又方溫小便漬之。
治久刺不出方∶
服王不留行即出,兼取根為末貼之。
治惡刺方∶
苦瓠開口,納小兒尿,煮兩三沸浸病上。
又方莨菪根水煮浸之,冷復易,神方也。
又方李葉、棗葉合搗,絞取汁點上即效。
又方濃煮大豆汁漬,取瘥。
治惡刺,并狐尿刺方∶
以烏父驢尿漬之。
又方溫白馬尿漬之。
治因瘡腫痛劇者,數(shù)日死或中風寒,或中水,或中狐尿刺主之方∶
燒黍穣,牛馬屎,生桑條,取得多煙之物燒熏,汁出愈。
又方熱蠟納瘡中,新瘡亦善。
又方以鳧公英草摘取根莖白汁涂之,多涂為佳,瘥止。
治瘡中水腫方∶
胡粉 炭 白灰 (各等分)
上二味,脂和涂瘡孔上,水出痛止。
治手足卒中刺,中水毒方∶
搗韭及藍青置上以火炙,熱徹即愈。
治瘡因風致腫方∶
櫟木根皮一斤濃煮,納鹽一把漬之。
治破傷風腫方∶
濃涂杏仁膏,燃麻燭遙灸之。
治因瘡腫痛者,皆中水及中風寒所作腫,入腹則殺人方∶
溫桑灰汁漬,冷復溫之,當令熱,神秘。
治刺傷中風水方∶
服黑牛熱尿,一服二升,三服即止。
又方蠟一兩熱炙熨,薄裹上,令水出愈。
又方魚目燒灰敷之。
又方熱煮韭拓之。
又方刮箭羽下漆涂之。
治瘡犯露腫方(凡八月九月中刺,手足犯惡露腫,殺人不可輕)∶
生桑枝三枚,納 灰中推引令極熱,斫斷,正以枝頭著瘡口上,熱盡即易之,盡三枚則瘡自爛,仍取薤白搗,綿裹著熱灰中,使極熱,去綿取薤白敷瘡上,以布帛急裹之,若有腫者,便取之,用薤白最佳。
治漆瘡方∶
生柳葉三斤細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適寒溫洗之,日三。(《肘后方》云∶老柳
又方以磨石下滓泥涂之,取瘥止,大驗。
又方濃煮鼠查葉以洗瘡上,亦可搗葉取汁涂之。
又方爛搗七姑草封之。(《救急方》用七姑草和芒硝涂之)。
又方取豬膏涂之。
又方貫眾為末以涂上,干以油和之即愈。
又方蓮葉燥者一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洗瘡上,日二。
又方羊乳汁涂之。
又方礬石著湯中令消,洗之。
又方芒硝五兩湯浸以洗之。
又方宜啖豬肉嚼 谷涂之。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廷賢(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從高墮下,有瘀血方。
蒲黃(八兩) 附子(一兩)
上二味,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增之,以意消息。
又方 治腕折瘀血方。
蒲黃(一升) 當歸(二兩)
上二味,治下篩,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虻蟲(二十枚) 牡丹(一兩)
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血化為水。(《備急方》云∶主久宿血在諸骨節(jié)及外不去者
又方取 草汁飲之,子亦可服。
又方凡被打及產(chǎn)后惡血,一切血皆煮續(xù)骨木汁二升飲之。
從高墮下崩中方∶
當歸 大黃(各二分)
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杖瘡方∶
鍛石(七斤) 新豬血(一升)
上二味,和丸,熟燒之破,更丸,燒三遍止,為末敷上。
又方釜月下土為細末,以油和涂訖,臥羊皮上。
又方服小便良。
治竹木刺在皮中不出方∶
羊屎燥者燒作灰,和豬脂涂刺上,若不出重涂,乃言不覺刺出時(一云用干羊屎末。
又方薔薇灰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十日刺出。
又方酸棗核燒末服之。
又方鑿柄燒灰酒服,二寸匕。
又方頭垢涂之即出。
治刺在肉中不出方∶煮山瞿麥汁飲之,日三瘥止。
又方用牛膝根莖生者并搗,以敷之即出。瘡已合,猶出也。
又方白茅根燒末,以膏和涂之,亦治瘡因風致腫者。
又方鹿角燒末,以水和涂之立出,久者不過一夕。
又方嚼白梅以涂之。(《肘后方》用烏梅。)
又方嚼豉涂之。
又方溫小便漬之。
治久刺不出方∶
服王不留行即出,兼取根為末貼之。
治惡刺方∶
苦瓠開口,納小兒尿,煮兩三沸浸病上。
又方莨菪根水煮浸之,冷復易,神方也。
又方李葉、棗葉合搗,絞取汁點上即效。
又方濃煮大豆汁漬,取瘥。
治惡刺,并狐尿刺方∶
以烏父驢尿漬之。
又方溫白馬尿漬之。
治因瘡腫痛劇者,數(shù)日死或中風寒,或中水,或中狐尿刺主之方∶
燒黍穣,牛馬屎,生桑條,取得多煙之物燒熏,汁出愈。
又方熱蠟納瘡中,新瘡亦善。
又方以鳧公英草摘取根莖白汁涂之,多涂為佳,瘥止。
治瘡中水腫方∶
胡粉 炭 白灰 (各等分)
上二味,脂和涂瘡孔上,水出痛止。
治手足卒中刺,中水毒方∶
搗韭及藍青置上以火炙,熱徹即愈。
治瘡因風致腫方∶
櫟木根皮一斤濃煮,納鹽一把漬之。
治破傷風腫方∶
濃涂杏仁膏,燃麻燭遙灸之。
治因瘡腫痛者,皆中水及中風寒所作腫,入腹則殺人方∶
溫桑灰汁漬,冷復溫之,當令熱,神秘。
治刺傷中風水方∶
服黑牛熱尿,一服二升,三服即止。
又方蠟一兩熱炙熨,薄裹上,令水出愈。
又方魚目燒灰敷之。
又方熱煮韭拓之。
又方刮箭羽下漆涂之。
治瘡犯露腫方(凡八月九月中刺,手足犯惡露腫,殺人不可輕)∶
生桑枝三枚,納 灰中推引令極熱,斫斷,正以枝頭著瘡口上,熱盡即易之,盡三枚則瘡自爛,仍取薤白搗,綿裹著熱灰中,使極熱,去綿取薤白敷瘡上,以布帛急裹之,若有腫者,便取之,用薤白最佳。
治漆瘡方∶
生柳葉三斤細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適寒溫洗之,日三。(《肘后方》云∶老柳
又方以磨石下滓泥涂之,取瘥止,大驗。
又方濃煮鼠查葉以洗瘡上,亦可搗葉取汁涂之。
又方爛搗七姑草封之。(《救急方》用七姑草和芒硝涂之)。
又方取豬膏涂之。
又方貫眾為末以涂上,干以油和之即愈。
又方蓮葉燥者一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洗瘡上,日二。
又方羊乳汁涂之。
又方礬石著湯中令消,洗之。
又方芒硝五兩湯浸以洗之。
又方宜啖豬肉嚼 谷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