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補胃健脾,和中進食。
白術十斤,取于潛出者,先煮粥湯待冷浸一宿,刮去皮,凈,切片,用山黃土蒸之,曬干,再以米粉蒸之,曬干。止用水百碗,桑柴火煎至三十碗,加白蜜二斤,熬成膏,每服一酒杯,淡姜湯點服。
太陰主生化之元,其性喜燥,其味喜甘,其氣喜溫,白術備此三者,故為中宮要藥。配以白蜜和其燥也,且甘味重則歸脾速,陶氏頌云∶百邪外御,六腑內充,味重金漿,芳逾玉液,豈無故而得此隆譽哉!
2007年07月10日 發(fā)布
《藥品注冊管理辦法》于2007年6月18日經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局務會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長:邵明立
二○○七年七月十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補胃健脾,和中進食。
白術十斤,取于潛出者,先煮粥湯待冷浸一宿,刮去皮,凈,切片,用山黃土蒸之,曬干,再以米粉蒸之,曬干。止用水百碗,桑柴火煎至三十碗,加白蜜二斤,熬成膏,每服一酒杯,淡姜湯點服。
太陰主生化之元,其性喜燥,其味喜甘,其氣喜溫,白術備此三者,故為中宮要藥。配以白蜜和其燥也,且甘味重則歸脾速,陶氏頌云∶百邪外御,六腑內充,味重金漿,芳逾玉液,豈無故而得此隆譽哉!